·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评论>
“不清楚”假大学,非不能是不为也
“不清楚”假大学,非不能是不为也
来源: 红网 作者:肖纲领 时间:2013-08-22 14:37

  招考时节,各高校都会拿出自己的杀手锏,只为赢得优质生源。而那些看上去很牛的假大学也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机会招生行骗。几百所假大学被揭露,展现的是招生市场的混乱,而这既缘于假大学行骗的成本很低,更与教育等有关部门的不作为有关,面对人们对假大学的咨询,有关部门竟以“对此也不清楚”做答复。(8月20日《中国经济周刊》)

  假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招摇过市,是因为有“人之常情”的需求。自隋唐开辟科举制以来,考试的好等级就成为读书人的默默追求;到现在则是名校情结,这其中凸显的不仅有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也有人们的面子观念,毕竟是“子为父贵,父为子荣”。对于那些考得好的同学,风风光光上名校;而对那些没有考到理想分数的同学,不仅自己觉得没有出息,父母也是脸上无光。因此,“高考低分不用愁,名校内招随你挑”这样的广告语的确很诱惑人,假大学的响亮名头给了这些家庭以希望,也给了一些非法分子捞金的空子。“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乃是人之常情,不可过多指责。

  在笔者看来,教育等有关部门更应为此承担责任。认证大学资质,监管大学运营,打击假大学,应是教育等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我国的大学,以公立高校居多,大部分高校都要受教育部门指派校长,进行财政拨款,这种依附于行政部门的高校属性及高校招生的一次性,让高校的招生市场充满了计划经济的色彩,教育部门是高校招生的“指挥者”,除了985高校及一些自主招生单位,其他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等有关部门应该为高校的招生负责,对于其中出现的假大学骗局,有关部门应该多一些资质认证和运营监管,这是政府应该具有的基本态度,若有关部门对假大学坚决说不,而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大学难以有立足之地。

  可实际上,有关部门对大学监管的不作为,成为假大学泛滥的重要原因。有关部门监管大学不作为,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站设计不够简明,对大学的性质界定不够清晰,让人们看了不知所云,因而对大学的属性不够了解,充满疑惑。二是电话经常占线,让想咨询的人们浪费大量的时间还难以拨通电话,给咨询带来诸多困扰。三是缺少平时的监督管理,没有对大学的运营来一些突击检查,没有对网络上的一些虚假大学进行资质审理。四是当人们问到大学资质问题时,教育部门的态度让人汗颜,它们竟然以“对此也不清楚”草率了事,教育部门如此表态,即使出了假大学,也难以得到它们的重视,除了在上级的高压下,它们才愿意做出求证。这种不作为或少作为,是假大学市场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因而,假大学的治理并不难,关键是教育等有关部门要拿出有作为的态度。如果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假大学给招生市场带来的混乱及给学子带来的损失,而不是以“不清楚”来搪塞,假大学也难以大行其道,直至今日的“泛滥成灾”。而面对已经出现的假大学,教育等有关部门,不能再以此态度行事,要从网站、电话、运营监管等多方面入手,让假大学销声匿迹。7月8日,教育部发出了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预警第1号,指出“国家有关部门正采取行动,依法关停有关网站、惩处不法分子”,这是一种正面的信号。

  假大学的产生,教育等有关部门不是不能,是不为也。正是教育等有关部门对假大学的不作为,才让其蔓延;面对其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教育等有关部门,只有做到在能为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才能不重蹈覆辙,还高校招生市场一片清明。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