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北岸,十年九旱!”
儋州市的木棠、峨蔓等地,因地处北门江以北,而称为“北岸”。8月19日,我们驱车前往,一进木棠镇,只见窗外,土地呈赭红色,田地里散落着褐色的玄武石,田野上是些小灌木丛,难觅成片的良田和高大的树木。
“这里气候干旱、土地贫瘠,人均耕地也不到1亩,是儋州有名的贫困地区。”木棠镇党委委员吴俊说,去年儋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866元,而木棠镇仅为4892元。
不过,在这个贫困镇中,铁匠村却是一个例外: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
说起铁匠村的成功,今年64岁的村民李国定说:“关键是穷则思变,既有农民自己敢闯敢试的精神,也有政府的引导扶持。”
李国定是铁匠村发展工艺品的第一代创业人之一。“18岁,我就开始打铁。到了1980年代初,开始机械化作业,打铁已经不赚钱了,我们需要产业转型。”李国定说:“我当时在三亚,看到玳瑁工艺品很好卖,于是开始尝试。”
创业阶段,路子并不好走。30多年前,许多海南农民还未到过大城市,李国定就已经坐上火车到沈阳、北京等地,收购原材料,打开销售市场。
“我曾经在湖南买原材料时,盘缠被盗,那时没有电话,只好一路乞讨,后来被一位好心的婆婆收留,借了钱,才得以还家。”村民李良才也是村里最早做工艺品的人之一。他说,现在做工艺品年纯收入有十几万元,那次经历却记忆犹新。
1980年代到2000年左右被铁匠村人称为探索阶段,村里人经历过玳瑁、牛角、海铁树等工艺品的尝试,积累了经验。“2004年,村里人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海南特色的花梨木工艺品。每周六,300多人一起坐上汽车到海口,住一晚,第二天就在东湖的一条小巷里摆摊叫卖。”李良才说。
那条街,如今已经成为有名的海南花梨木一条街,每周日开市。铁匠村也因此而正式发家致富。
2010年至今,铁匠村又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儋州市将铁匠村作为“一村一品”示范村进行打造,安排工艺能手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对接,学习工艺品设计、市场营销等。去年,又组织村民飞赴菲律宾巴厘岛的木雕村、银器村学习。
今年,儋州市又拨出专款500万元,在铁匠村建设一个集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工艺品商业街。步入风格古朴的商业街,只见21间农家展室排列两侧,陈列着手镯、凉席、佛像等木制工艺品,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到村里批发产品。
“这些木制工艺品,就是铁匠村村民的主要产业。”铁匠村村委会主任李巨川说,依靠制作工艺品,村里个人资产达到亿元的有1户,千万元有5户,百万元则有80户。
“这一阶段,铁匠村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创业。”李巨川说:“一根筷子易折,但是一捆筷子则很坚固。铁匠村算是真正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阶段。现在花梨木原材料紧俏,在政府的引导下,我们也在尝试做椰雕和石雕。”(本报那大8月25日电)
农民呼声
地点:儋州市峨蔓镇盐丁村
人物:村民羊春爱
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艰难。
我70多岁了。年轻时,丈夫外出打鱼,我在家晒盐。那时候鱼儿多,每年能打到几十斤的小海鱼,晒盐,每年能晒1万多斤,收入不少,日子过得挺好,1980年代,盖了新房。
到了儿子当家,还是像他父亲那样,驾着5米长的小木舟,出海打鱼。但是鱼儿已经不多了,有时候能够打到几斤、十来斤的鱼,有时则空手而归。现在,空手而归的天数,越来越多了。
如今,媳妇也没有工干,在家里种几分地。由于干旱,只是种些番薯等。有一个孙女,19岁,已经外出打工了。
家里收入少,房子很破旧了,但是没钱盖。人物:村支部书记李生华
盐丁村,520户,2717人,人均土地只有几分。因为靠海,世代以打鱼、晒盐为生。以前,盐丁村算是富裕村,村子里的上百座石砌盐库还能隐约看见当初的繁荣。
而现在,没了产业,盐丁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2100元。年轻人都已经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些老人,中年人也不多,已经成了“空心村”。
听说,有人想把盐丁村打造成为旅游景点,我们也想转变产业,发展旅游。但是,村里的基础设施很落后,村道已经破旧不堪,一下雨就积水,因为没有排污沟和垃圾收集池,所有的污水和垃圾,都流进了村中的小池塘,臭气熏天。
还有进村的道路,如果要发展旅游,那条路太窄了,只能让一辆车子通过,如果碰到两车交会,其中一辆就只能倒回去让路。(本报记者况昌勋采访整理)
记者手记
转变产业,政府还需扶一把
-本报记者况昌勋
同样的石屋,同样的地理位置,也同样面临着传统产业没落的困境。然而,儋州的这两个村庄却迎接了不一样的命运。
铁匠村成功实现了转型,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而盐丁村不仅没能走出来,还在走下坡路,年人均收入仅为2100元。
一喜一忧,折射出的是整个儋州北岸地区老百姓的发展境况。
分析铁匠村的成功,我们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实现转型,一是在于村民的敢闯敢试。
铁匠村并不是没有失败过,做玳瑁,遭遇过瓶颈;做牛角,遭遇过失败;做海铁树,也尝到过苦头。但就在这一次次挫折中,不断尝试新的产业,最终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花梨木工艺品。
成功的因素之二是在于政府的扶持。
虽然,铁匠村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毕竟这里也曾是一个贫困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对未来的发展缺乏规划,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时,政府组织他们与大学教授对接,组织他们到国外考察,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也为他们很好地规划了未来发展方向,促使他们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盐丁村也并非没有过尝试,但是缺少了引导与扶持,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其实,盐丁村还是有很好的资源,例如保留着很好的古盐田以及石头砌成的盐库房。但要将这些资源变成产业,需要政府的帮扶。(本报那大8月25日电)
相关链接
海南儋州怡心花园获评A级住宅项目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