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明亮的候访大厅、干净整齐的座椅、真诚热情的工作人员……这是记者近日在新落成的贵州省群众工作中心看到的场景。
自8月19日,位于贵阳市青年路35号的贵州省群众工作中心正式“上岗”,开始接待来访群众以来,作为全省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中心的出现遵循全新的信访理念,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新的信访环境,创造了全新的信访模式。
真心真情,让群众找到“家”、当“主人”
“请问您是来反映情况的吗?”“来,先喝杯水,我带您去填表。”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让来访群众一进门便享受到了意料之外的“优待”。“太感动了!”年近古稀的纪象林老人从没想过,自己上门“讨说法”竟然还能享受笑脸相迎、专车相送的厚待。尽管当天反映的诉求并没能马上解决,但在他看来诉求得以表达,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一半。
不见了以往频频出现的大吵大闹,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在群众服务中心,有情况需要反映的群众一进门就能接到工作人员递过来的热茶,接着有专人指引填表、拿号、等呼叫……在服务中心一间间独立的接访室里,来访人和接访人在一张桌子面对面而坐,茶水冒着热气,交谈开始,气氛融洽。
“一声问候,关心群众;一张笑脸,贴近群众;一杯热茶,尊重群众;一片热心,沟通群众;一份记载,帮助群众;一句祝福,温暖群众。”这是候访大厅LED大屏幕上不断滚动出现的几行字。简单的几句话说到了来访群众的心窝里,工作人员的立说立行、热情服务更是做到了大家的心坎上,群众真正找到了反映问题,寻求解决的“家”。
8月19日,群众工作中心刚一落成,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和省委副书记李军等省主要领导同志就来到现场,听取群众诉求。赵克志、陈敏尔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维护群众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访工作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渠道。全省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为了群众,只为解决问题想办法、不为工作不足找借口,千方百计化解矛盾、凝心聚力,全力维护全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推动跨越、同步小康努力奋斗。
据介绍,新落成的贵州省群众工作中心占地面积12179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6883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多名群众候访。接访大厅共设27个接访窗口,每个窗口由两家单位共享,41家单位各有一块工作地盘,可同时接待群众54人。
同时,中心还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增设了调处室、心理疏导室、法律援助室、信访代理室、医务室等。候访大厅凉爽舒适,饮水处、洗手间近在咫尺,来访群众真正成为群众工作中心这个“家”的“主人”。
“一厅式”受理,“一揽子”解决 问题“中转站”变身“终点站”
“群众工作中心就是给群众说话的地方,我们就要听民意,了解他们所想、所盼、所需。”将办公室“搬进”群众工作中心的省国土资源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陈贞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前是坐在办公室等,现在是主动走近群众,“距离近了,关系更紧密了,责任也更大了。”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解决群众诉求,群众工作中心中心创造性地制定了来访接待工作办法和程序,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形成“一厅式”受理、“一揽子”解决的接谈接处模式,严格实行窗口调处、联席会议综合调处、省委常委包案调处三级机制,问题不解决不出中心。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中心按照“接待、接访、接谈、接处”四级处理机制,力图使信访事项的处理实现由“中转站”向“终点站”的职能转变。
同时,中心还实行首访责任制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在初访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因问题不能解决或解决不满意而重复上访,切实提高了首次接待群众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记者了解到,自8月19日打开以来,中心接访窗口每天都有大批的群众来访。据统计,一周以来,接访厅日均接待来访群众约600人次,其中,通过接待中心窗口现场一级调处成功率约25%。
凭着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的态度,省群众工作中心已逐步构建起“集中接待、集中处理、集中化解”的群众工作集中办理模式。通过听群众意见、应群众诉求、解群众之难、排群众之忧、纳群众建议、集群众智慧,真正融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一条新的、更行之有效的信访渠道正被广大群众认知、认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