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评论>
李天一案别成了正义焦虑的出气筒
李天一案别成了正义焦虑的出气筒
来源: 海外网 作者: 时间:2013-08-30 10:37

  8月28日上午开庭,8月29日下午一审结束,甚嚣尘上的李天一等5人涉嫌强奸案终于在法律程序上告一段落,案件将择期宣判。

  济南中院那场万众瞩目的公审直播,给对正义包含期待的民众带来信心。也许是这种围观热情余温的延续,虽然法院明确规定:李天一等5人涉嫌强奸案涉及未成年人,不公开审理。但是,从这两天庭审场外的舆论表现来看,还是持续庭审前的热闹和喧嚣。各种花边花絮构架起来的“庭审直播”,激活着纷纷猜测和臆想,场外“不明真相”的辩论,可能比法庭内的辩论还要热闹和激烈。

  更荒诞的是,嫌疑人李天一的艺术家母亲“上完法庭上舞台”的花絮,喧宾夺主地成为关注的焦点。这种脱离案件本身的围观,恐怕近似娱乐性质的消费行为,像是民意漫无目的甚至莫名其妙的宣泄,难有客观公正可言。

  这起案件,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似乎都期望通过法律的途径寻求正义的结局。不过,从庭审前和庭审中庭外激烈的舆论缠斗来看,却并不是那么信任法律。不论是辩论律师们抛出证据链外的边角信息刺激舆论的戏码,还是嫌疑人母亲上访博取眼球和同情,抑或是公众对嫌疑人身家背景的持续挖掘,甚至“轮流发生性关系”的传言……似乎都想站在舆论的制高点上,以获得某种主动和优势。殊不知,舆论审判并不能抵达正义彼岸,唯有司法审判、程序正义才能实现公平正义。

  也许,围观此案的民众内心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李天一显赫的身世背景,很容易让一些人担心其受到法外力量的恩宠和骄纵,怀疑司法不能做出公正的判断。这种忧虑并不多余,法治社会的完善,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监督。

  然而,正义焦虑的释解,不应该借尚未审结的案件进行过度发挥。即便案件判决了,无论是原告被告还是其他人,如果有疑义,也应该按照法律所规定的程序去寻求正义。靠挖案情之外的边角新闻来表达具有某种偏向性的诉求,只是臆测和妄想下的正义冲动,这种冲动,并不具有正义性。适当的舆论关注,也许可以让司法机关更加谨慎,而过度的聒噪和情绪的宣泄,很可能干扰到程序正义,自然也就可能影响到结果正义。

  人人都渴望真相,但真相并不是来自对片面描述或花絮的断章取义;人人都渴望正义,但并不意味着公众可以越俎代庖,取代法庭来做出裁判。正义固然是众望所归,但是运送正义的方式恐怕只有依靠程序正义才能实现法治理性。

  将社会不公制造的焦虑和司法公信跌落造成的怀疑,尽数压在李天一案上,并以此作为情绪宣泄的出口。这样的态度无疑是有失理性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就事论事、就案说案,不要在情绪的引导下先入为主,凭主观臆断来评判是非。

  法治社会,应该建立在每个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之上,建立在对规则和程序的敬畏之上。任何企图以法外力量干预司法的人,都背离了法治社会的初衷。无论是案件的哪一方,试图制造舆论来赢得司法上的优势,都是愚蠢的。法律不该被舆论绑架,也相信法律不会被舆论绑架。

  (时言平,海外网专栏作者)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