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9月4日消息(记者 任锦雯)每年一度的小学新生划片入学又开始了。“大班额”、“就近入学难”、“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等,又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话题。
有些小学一个班的学生人数高达70多人,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班额的1.5倍。有数据显示,由于班额过大,产生了患近视的学生增多、上课时回答问题的机会少、老师作业批不过来等一系列问题。是什么原因催生了这些庞然“大班”?
家长———忧心忡忡 78个人一个班怎么上好学?
“你可以想象一个班级近80个人,课堂教学该怎样开展么?”开学3天来,本报不断接到读者反映自己孩子的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
家长韩先生的孩子就读于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本来带着孩子走进小学的课堂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在韩先生的脸上却看不到喜悦。“孩子一个班有70多个学生,连集中注意力都成问题,怎么可能上好学呢?”
海师附小共有6个班级,每个班级的人数都在70人以上,最多的78人,最少的也有76人。
事实上,海口市的大班额现象并非个案,和韩先生一样有着相同担忧的家长也不在少数。小学45人、初中50人是国家标准的班额,但现在海口城区几乎所有的学校班级都超过50人。
尽管如此,不少家长仍然对“大班”教学的情况表示理解。
家长吴女士说:“现在海口城区的学位那么紧张,要增加学位就要增加老师和教室,这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孩子能上学我就很满足了,但还是期待老师和学校能本着负责的态度,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孩子———远离家人 走进好学校并不等于好的教育
走进了城区学校的孩子,就真的得到了好的教育么?答案似乎并非如此。
调查发现,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比较好的学校读书,从其他市县或者周边乡镇迁入海口市区。有的为了孩子在学区内租房,有的则干脆在学区内买房,但实际上收获的效果却不甚理想。
海口市第二十五小的吴老师坦言,除了老师们的指导和学习氛围的塑造以外,其实亲人的关心才是幼年孩子最需要的入门教育。“有的家长把孩子独自放在海口,由亲戚朋友照顾生活,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这样是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吴老师说,“从我的经验看,一些在家庭中得不到关心的孩子,很容易在心理上积累负担,在学习中有抵触情绪,甚至很容易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失控,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重家庭教育,不要认为教育就是把孩子扔给学校。”
老师———有苦难言 针对“大班额”制定特别教学方法
对于“超载班级”的老师来说,面对60人以上的教学也是一场不言而喻的挑战。
采访中发现,面对人数众多的孩子,许多老师表示“压力山大”。一位曾经在二十六小任教的老师说:“说实话一个超过70人的班级,作为老师虽然很想提高教学效率,但却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维护秩序。有的时候想走下去跟同学们交流,腿也经常碰得青一块紫一块。”
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有的老师一个人要带两个班级的课。在一个六七十人的班上,让老师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来授课,这确实很难做到。
在城区学校里,老师的办公桌几乎都被作业本“占据”。采访中,记者在一个老师的办公室里看到,老师办公桌上一摞摞作业本、练习册堆成了山,中间只留有一小块地方供老师批作业、写教案之用。走进办公室,如果老师不站起来,很难发现办公桌后还有人。
学校———积极应对 针对“大班额”制定特别教学方法
对于如潮水涌来的学生,许多学校表示措手不及。面对一个个等待上学的孩子,放宽门槛,增加招生是无奈之举。但如何在大班额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成了摆在每个校长面前的烫手山芋。
为了应对“大班额”的教学,有一些学校专门制定了独特的教学方法。
从二十五小获悉,今年二十五小一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在50人左右,为了能够保障教学质量,二十五小在每个一年级班级中都配备了一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我们把最优秀的师资力量都配备给了小学一年级,因为一年级是关乎一个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希望对每一个孩子都做到认真负责。”二十五小校长张莹说。
在人数特别庞大的班级,一些班主任制定了座位轮换制度,通过定期更换前后排的座位来协调前后排同学的听课效率。
教育局———事出有因 外来人口增多导致城区学位紧张
海口市所有中小学校今年秋季能提供的学位数为5.7万个左右,其中公办学校能提供的学位数约4.5万个,但实际申请学位的人数大大超出了学位供给数,造成学位紧张的情况。
“学位紧张主要是因为外来人口增多,外市县甚至外省的孩子大量涌入海口,海口农村的孩子也大量进入城区,给城区学校造成了很大压力。”海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在今年网上登记、申请海口城区学位的2.6万余人中,非海口户籍人数有将近1万人,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造成了海口市城区学校今年秋季学位特别紧张。
相关链接:
9月1日入学分水岭 海口多家医院现孕妇提前剖腹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