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蛮子因嫖娼被抓,又被查出有聚众淫乱之行,互联网上一直有为他的辩护声。如果是一般的惋惜也就罢了,但部分他的支持者甚至质疑警方抓他的合理性,认为这完全是他的私德,而且认为警方抓人的场所属于“私寓”,薛的很多个人权利、包括名誉权受到侵犯。
这种声音能在互联网上有一定市场非常令人遗憾。这些主张不仅站到了中国法律的对立面,而且同社会基本道德严重相左。
以薛蛮子拥微博千万粉丝的知名度,无论在哪个国家遭遇“嫖娼门”,而且被查出还搞过聚众淫乱,都是个人声誉的灭顶之灾,也将遭遇法律的麻烦。这在全世界都是媒体追逐的大猛料,这个时候媒体大量报道它是正常的,不报道才是不正常。
微博上一些人指责中国主流媒体“炒作”薛蛮子嫖娼事件,他们的出发点主要是政治性的,希望这件事对薛蛮子舆论能力以及对其大V身份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一些人习惯性地站到警方和主流社会的对立面,找茬论战,他们不愿正视名人嫖娼被抓在舆论中的天然轰动。
中国是个总体上政治味道较浓的社会,“阴谋说”的思维很流行,不得不说互联网虚拟社区在把这种思维“发扬光大”。当北京警方已经公布薛蛮子只是这轮打击卖淫嫖娼行动中被抓的27人之一时,一些人仍坚持宣扬“官场阴谋”。用政治去看现实的每一个细节似乎已是他们根深蒂固的习惯。
围绕薛蛮子事件的网上争论已经不是在争理,因为说一个名人嫖客如何如何有理,警方在正常执法中抓获他是多么多么不对,这在全世界看来都是很奇怪的事。网上为薛蛮子“洗地”的人最看重会不会有多一些的人支持他们,他们认为如果助阵的人多了,错的也是对的。
这的确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卖淫嫖娼不是任何人的私权利,当某个人的行为如果触犯了法律,他的行为就成为了公权力介入的领域。薛蛮子被抓地点虽是民宅,但它在这一事件中演变成了非法性交易场所,并且受到周围居民的举报。警方依法进入这个房间调查居民的举报并当场抓获薛蛮子和卖淫女,有充分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一些人就此事再在互联网上争下去,只能又把道理原本很清楚的事情搅乱,搞成又一场互联网上的价值观阵仗。这是互联网上一再发生的事情,开始论理,但很快就分化成价值观站队,政治意愿笼罩了网络社区,那里成了比谁声高的地方。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过多少年回过头来看,薛蛮子嫖娼被抓事件都不会作为他的光荣被书写记录。时间过得越久,人们越会对今天互联网上的“嫖娼门”争议感到困惑。那时的人们会问:当时的互联网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