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亿万富豪的八大共性
在对全球657名白手起家的超级富豪进行研究之后,《福布斯》杂志总结出了亿万富豪的八大共同特性,不过,这项研究的科学性十分值得商榷。
一,大学退学后创业
在美国380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当中,有20%以上的人从未上过大学或没有完成大学学业。
在那些注定要成为科技创业者的亿万富豪当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
其中最着名的有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迈克尔·戴尔、拉里·埃里森、西奥多尔·瓦伊特和马克·扎克伯格。
二,父母数学很棒
《福布斯》杂志发现,亿万富豪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父母具有较高的数学天赋,而数学才能是可以遗传的。在美国超级富豪的父母们所从事的职业当中,最常见的是工程师、会计和小企业主。
三,九月出生者最多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秋天出生的美国亿万富豪要比其他任何一个季节出生的都多。
在进入《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380位白手起家的美国亿万富豪中,有42人出生于9月。
四,顶级商学院毕业
金融业的亿万富豪是学历最高的群体之一:有超过55%的人拥有研究生学历。
其中,有近90%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人都毕业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或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
五,曾就职于高盛
在美国金融业亿万富翁中,至少有11人的早期职业生涯是在高盛度过的。
六,加入神秘骷髅会
设在耶鲁大学里的“骷髅会”是美国最神秘也是最有权势的同学会——“骷髅会”所在地。
一些当前以及曾经的亿万富翁都曾以“骷髅会”会员身份完成耶鲁大学学业。
七,曾经“很受伤”
有几位亿万富豪在其职业生涯早期曾遭遇过苦难挫折。制药业大亨柯克的第一次商业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对于这次经历,他感到遗憾但也心存感激。
八,在巴斯投行打工
巴斯兄弟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年轻天才投资者的圣地。私募股权巨头大卫·邦德曼和吉姆·库尔特都曾在巴斯家族的投资部门效力。
揭秘中国当代十大地产富豪发家史!
在微博上一向意见不合的地产界“名嘴”潘石屹和任志强这次出奇地“合拍”。两人日前联合了20家地产公司,每家公司拿出5套房源,组成了中国首个房地产电子商务联盟。根据电商买卖规则,买房人可通过竞拍等一系列方式来“自行定价”,获得不高于市场价的“优惠”。
楼市冬天让潘石屹任志强这些大佬也不得不谋变,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代中国房地产富豪血泪发家史
第一,王石----玉米贩子
名片:前万科董事长
绰号:立地太岁
史前档案:军人出身,1984年下海办企业,1988年企业更名万科。
报载:
原籍安徽,1951年出生于广西柳州。在新疆做了5年汽车兵,转业后在兰州做了1年的工人。由于其父在柳州铁路局当领导,王石得以进入兰州铁道学院当了工农兵大学生,读给排水专业。毕业后进入广东省经贸委做经济情报研究工作。1984年左右他下海创业,组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8年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传:
其一、王石1980年代初期到深圳发展。令他人吃惊的是,王石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介商,通过倒卖玉米得来的,这让他赚了300万元;其二、王石用倒玉米赚来的钱开办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从日本进口的电器、仪器产品,同时还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手饰厂等等。用王石的话来说,“就是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
出身影响:
军人出身,为人果断,80年代初期即敢于下海,操盘万科也多次表现出敢于决断的气魄。
点评:
一个大老板,却过着戏剧般的人生。
第二,朱孟依----包工头出身
名片:合生创展董事局主席
绰号:入云龙
史前档案:包工头出身,1992年创办合生创展集团,从此发迹。
报载:
朱孟依是广东丰顺县人,早在1980年代中前期,20岁出头的他就已成为镇上的一个包工头。朱孟依看到镇上很多人在开商铺,就去找镇政府,表示愿意帮助建设商业街,回报只要业主租金分成。把开发与经营捆绑在一起进行策划,从这开始,朱孟依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原始的地产开发商,这也让他挖到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朱孟依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来到香港,并顺利获得香港永久居住证,1992年他与张荣芳、陆维玑夫妇一起在香港创办了合生创展集团。
风传:
其一、朱孟依以低廉价格抢先在当时尚属偏僻的广州天河区购买到大批农田,令合生创展仅土地资产在此后几年即以数倍乃至10倍以上的级别增长。但也有传闻说,这得益于朱与政府的良好关系,预先获知
广州新城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二、朱孟依做事极其低调,生活也不张扬,几乎不接受记者采访,在网络上能搜索到他的惟一照片,还是因为合生创展在香港上市必须要提供的那张董事局主席照片。
出身影响:
早年做包工头时,虽然很年轻,但已经具备商业房地产的操盘意识,所以后来成大业只能说是顺理成章。
点评:
也许哪天朱老板与我们在路上擦肩而过,我们却懵然不知。
第三,冯仑----牟其中第一幕僚
名片:万通董事局主席
绰号:神机军师
史前档案:讲师出身,做过官员,担任过牟其中幕僚。1991年创建万通,从此发迹。
报载:
1959年生于陕西西安,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法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从事理论研究及企业策划、经营、组织、管理工作。1991年领导创立了万通公司。
风传:
其一,1988年,冯仑在海口将1万台彩电批文递给某外贸公司老总这批文是国务院体改所提供给冯仑的“费用”,交换来了30万元,他用这笔钱建起了海南体制改革研究所。
其二,1989年因政治原因体改所解散,冯仑也“失业”了几个月。此后,他投靠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南德集团老总牟其中,最初担任政务秘书,月薪250元。一年后,冯仑成为牟其中的第一副手,工资也涨到850元,但冯仑很快体会到家族企业的弊端,于1991年离开牟其中。
其三,1991 年,冯仑用3万元从某信托公司换来了500万元投资,紧接着从银行贷来1500万元,开始了房地产经历,很快就挖到第一桶金。
其四,1992年起万通进军北京,冯仑和潘石屹在北京保利大厦一起吃住达三年之久。后来万通系六兄弟因为在公司发展策略上意见相左而“离婚”,分家时,冯仑对潘石屹说:“我要骂你三个月,骂完之后就说你好话。”作为补偿,冯仑允许潘石屹把万通的成功都归到自己身上。
出身影响:
讲师出身,精于理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点评:
冯仑历练之丰,令人叹为观止,再加上他一直保持豁达的心态,想不成功比成功还难
第四,曾伟----早年银行高管
名片:棕榈泉国际公寓董事长
绰号:神算子
史前档案:银行高层出身,1996年涉足房地产。
报载:
1988 年,学农业经济的曾伟时年26岁,他从四川某国家单位辞职,来到了海南。在海南,他先后在省政府、省人民银行工作过。30岁时候,曾伟已经成为了招商银行(600036,股吧)(行情资讯)总行行长助理,但出乎所有人的意外,一年后,他放弃了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位,决定下海,开始了他从商的生涯。刚开始曾伟做了一家投资银行,但据说他的第一桶金却是1996年涉足房地产时赚取的。不过,直到曾伟开发了北京棕榈泉国际公寓这一高档项目,他才广为业界所知晓。
风传:
其一、曾伟年轻气盛时的理想是当个县委书记,但他在四川却感到无法施展抱负,也陷入一个人生的低谷,于是他去了海南;其二、他辞官下海后,在美国谈判收购企业时认识了后来的太太妮可那时妮可已经获得了美国国籍并打算在美国长期居祝据说认识的起因是因为找洗手间,曾伟则一开始就认准了妮可是理想中难得的伴侣。其三、曾伟一心要在公寓里打造出有五星级酒店的大堂,因此他每到国外高档酒店,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电子测量尺蹲下来测量数据,也不怕别人纳闷的目光。
出身影响:
在四川工作时已经表现出超前的意识,所以他下海;做房地产后,他也抢在多数人之前开发高档公寓。
点评:坚持自己的信念,往往会取得成功。
第五,张雷----一张白纸
名片:当代集团总裁
绰号:铁面孔目
史前档案:国家干部出身,1995年起涉足房地产。
报载:
张雷1962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1989年至1995年任职于某国家保密机关。1995年起先后担任北京中际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北京当代城市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北京当代鸿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北京当代投资集团总裁等职务。近几年被列入福布斯内地百富榜。
风传:
或许因为下海前任职于某国家保密机关的缘故,张雷早期的传闻极少,几乎没有在各媒体上出现过,那就留下一段空白传闻史吧。
出身影响:
读法律专业,干保密工作,自然不习惯张扬,所以为人低调。
点评:
名气与个人资产实力颇不对称,为人低调沉稳。
第六,张力----公务员出身
名片:富力集团董事长
绰号:豹子头
史前档案:公务员出身,1993年左右和李思廉创立富力集团,从此发迹。
报载:
张力1973年参加工作,从工人做起,后来在广州郊区二轻局做团委副书记。1986年,张力任花园村酒店总经理。不久又被借调去筹建白云区政府办公楼。这段时间里,张力发现自己做生意的秉赋。于是1988年,张力决定辞去公务员工作。最初他是做装修,后来才和香港人李思廉合作创办富力集团。
风传:
其一、张力刚开始主要是搞装修,从接小工程起步,断断续续做了5年时间,积累了二三百万元左右;其二、1993年左右,他和李思廉一共投资2000万元,组建了广州天力地产公司,即富力集团的前身,从此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合作。因为资金有限,他们刚开始时候主要以郊区或者城郊结合部地带的楼盘为主,多是廉价的宅张力----公务员出身基地和市区旧厂房的拆迁地块。
出身影响:
在做公务员时即发现了做生意的禀赋,做地产时眼光独到。
点评:
纵观其经历,有点时势造英雄的味道。
第七,黄如论----小买卖人
名片:世纪金源投资集团董事长
绰号:急先锋
史前档案:福建小本生意人出身,1991年起投资房地产业,从此发迹。
报载:
黄如论出生于福建农村,他35岁之前一直在家乡做小买卖。1986年,黄如论只身前往菲律宾淘金。1991年带着从国外赚回的第一桶金,回福建开始投资房地产,很快发展成为福建最大的私营房地产商。1990年末,黄如论将重心转向北京市场,他开发的楼盘有个特点,就是基本都利用自有资金,极少从银行贷款,并多采用现楼销售的方式。
风传:
其一、黄如论自称1991年回国前赚取第一桶金的数目不超过千万;其二、黄如论低调、生活简朴,在福州的办公室仅25平方米,没有豪华装饰;其三、有人称黄如论才是真正的大佬,仅凭他深不见底的资金量,足以让人对他的来头、背景等方面进行天马行空的臆测。其四、据说每逢大项目开张,黄如论都会请来佛界着名人士,举行一场旨在祈求财富、祈求顺利、祈求平安的大型佛事,所有中层以上员工必须参加活动。
出身影响:
出身农村,宗族观念很强。很多集团要职都交给亲属,公司股份很少分给外人,对外人主要采用福利和房子来吸引。
点评:
深不可测的大老板,不张扬、无负面报道。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