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社会长焦>
去道德化看待网络舆情分析师“持证上岗”
去道德化看待网络舆情分析师“持证上岗”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时间:2013-09-10 10:43

  9月6日,《人民日报》评论部发表标题为“把握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的文章,指出领导干部要知网、懂网,乃至融入网络、改变网络的必要性。无独有偶,就在前一天,即9月5日,人社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人民网联合启动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计划。这意味着,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门新兴职业,正式被人社部纳入职业培训序列。今后从业人员将由官方发放证书,“持证上岗”。    上述消息一出,鄙夷的声音不绝于耳。尤其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所说的“主要替领导看网”,尽管说者本人未必含有偏见,但这一说法却迎合了网络舆论,使人很容易将新赴任的网络舆情分析师们引向道德的负面位置。时下的中国,网络舆论的认知框架是,拥有强大资源的政府被利益集团绑架,且因为官员在网络知识上的滞后,使得网络舆论称为制衡官员权力的有效途径。此番领导干部们有了网络舆情分析师们的助力,民众手中的这把网络“利器”功效势必要大打折扣。

  这样的分析当然难以避免上纲上线之嫌,但上纲上线的批判从来都不鲜见——— 无论批评的主体是官方还是民间,因为就在不久前,在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发生法官集体嫖娼事件之后,面对舆论的质疑,就有领导以“境外敌对势力入侵”为名反击舆论。

  故而,在以民众为主的网络舆论场域中,面对官员的对抗思维时,一旦出现舆情分析上“持证上岗”这样的新闻,产生类似的道德批判情绪,实在也属情理之中。然则,如果以此逻辑作为唯一的观察路径,那么舆论博弈的水准本身则并不显得高超,最后的赢家恐怕不会是任何一方,而只有“对抗”本身。

  对抗思维的背后必然有一套道德法则,所有个体的所有举动,都需要经由该套法则的检视,来衡量行为的合理性。但如果仅从实然的角度出发,所谓网络舆情分析师不过是信息爆炸年代之必然产物罢了。相比之下,所有对信息本身充满依赖的领域,都对信息加工产业充满着饥渴,只是由于官员们对于网络崛起的迟滞,才导致要借助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力量来应对挑战。

  除了信息爆炸导致的必然趋势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早已降临的今天,所有人都应该相信互联网的法则本身可以冲破任何“潜规则”。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无法判断某一事件中,网络舆情分析师是否利用传播的规律来帮助官员免去本该担负的责任,但所有人一定要认识到,包括官员在内的所有主体,实际上都已经接受了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在互联网的大潮中,所有的社会群体都必须要去拥抱网络,官员亦不会例外。所以,重要的不是官员利用了信息传播规律,而是官员已经接受信息时代的游戏规则。换言之,没有人可以阻挡网络舆情分析师的“编制化”,但更没有人可以阻止社会本身的网络化。

  在此基础上,网络舆论大可不必对网络舆情分析师的“持证上岗”过于介怀,相反,这只是表明官员群体已经不得不接受网络世界里的法则。在网络的世界里,开放、平等、快速、去中心化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规律。在这样的规律掣肘下,去道德化、去情绪化地看待网络舆情分析师的“持证上岗”问题就显得必要,而反观官员群体借助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强势闯入,兴许也表明:舆论博弈的简单粗暴时代即将逝去,更为复杂,更为讲究细节和策略的博弈时代就要来临了。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