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险品名单中,危机四伏的又岂止是液氨?从煤气罐到烟花爆竹,都隐藏着安全风险。广州的这次爆炸事故,就再次敲响了危险品管理的安全警钟。
昨天,广州白云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6人受伤。这次突如其来的事故,伤人毁物,同时对公众心理造成不小冲击。
目前,事故仍在调查。经广州消防初步确认,系装载危险品货柜车在卸货中引发爆炸。据报道,在事发现场,有居民找到不少残损的玩具左轮手枪用的圆形塑料击发帽。这种玩具枪配件,内含火药,击发时有火花。此次事故是不是击发帽所致,危险品具体是什么,爆炸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还需有关部门在调查核实后公之于众。
从已知的信息分析,对危险品的管理显然存在问题。事发仓库主要存放鞋料物资,附近有一个鞋帽批发中心,这些都是防火防爆的重点单位。按规定,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应达到安全标准。更何况,仓库周围基本是商铺、物流公司、幼儿园、公交车站,都是人员密集场所,仓库要么不该设置于此,要么安全距离的标准应更高,消防保障应更强,危险品运输和装卸的操作要求也应更严。否则,就会把这一带的人置于高风险中,稍有不慎即成大祸,爆炸事故已用血淋淋的事实警示了这一点。
对待危险品丝毫不能大意,失控的危险品更是公共安全的极大威胁,这样的教训并不陌生。就在上月底,上海宝山区一公司冷库发生液氨泄漏,15人死亡。3个月前,吉林德惠宝源丰禽业公司,液氨爆炸引发火灾,100多人遇难。相似的悲剧,隐藏着相同的安全症结。两起事故都暴露了有关企业和部门对液氨这种危险品的管理缺失,从安全防范措施到定期抽查制度,从加强消防到规范操作,多个环节掉链子,怎能不出问题?其实,在危险品名单中,危机四伏的又岂止是液氨?从煤气罐到烟花爆竹,都隐藏着安全风险。广州的这次爆炸事故,就再次敲响了危险品管理的安全警钟。
不让悲剧重演,才算真正汲取了教训。不管广州爆炸事故中的危险品到底是什么,也不只是那些出事的地方,各地都应迅速行动,堵住管理漏洞,完善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为公众不断夯实在危险品面前免于恐惧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