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9月11日消息(记者 杨杰 实习生 宋婧)曾七次获“全国好新闻奖”;1984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88年和1990年先后被孝感地委和海口市委批准为地管(市管)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1年获全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荣誉;1992年被批准为“海南省首批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当记者说出本报第二任总编张仲彩先生这些一般人只能望其项背的荣誉时,他只是淡淡说道:“年龄大了,很多都想不起来了,但我最怀念和同事们在晚报奋斗过的峥嵘岁月。”
市领导亲自请来的总编
1988年10月,《海口晚报》正式创刊,筚路蓝缕求贤若渴。于是,有人向当时的海口市委组织部推荐,如果能将湖北省孝感市的《孝感报》(现《孝感日报》)总编张仲彩“挖来”做晚报总编,报纸质量定能大幅提升。
“您好,请问是张总编吗?我们是海南省海口市委的,请问您有没有兴趣来海南岛发展?”海口市委负责人当即去电询问。“我在湖北工作30多年了,跑那么远去做什么。”他予以婉拒。
几个月后,正在北京出差开会的张老突然收到家中的一份电报:“海口市委领导一行三人已到孝感,速回。”他急忙收拾好行李往回赶。刚到家中,带队领导一把握住他的手说:“我们从海口来请您了。”
每当回想起这段经历,张老仍觉动情不已:“一位市级领导大老远来邀请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再拒绝就有点不近人情了。”就这样,从北京带来的行李还没拆包,张老就原封不动又背着它来到海口,这一年是1989,他刚满54岁。
晚报那时穷得只剩斗志
1989年8月,张仲彩正式成为海口晚报社第二任总编辑。“当时晚报的发展情形,我看了都感觉心酸。”张老回忆道,那时的晚报没有固定的办公大楼、没有印刷厂、没有食堂宿舍,是租住在几间民房办公。在他的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搬家”了。“当时最早的办公地点在原市工商局6楼,后来又换到原市委办公室的顶楼,再后来又搬到原市档案馆一楼,居无定所真的很辛苦。”
“创业之初的晚报确实很穷,正、副总编3个人挤在10平米的民房中上班。当时没有电脑写稿也没有印刷厂,记者们只能手写到纸上后统一拿到外单位去排印,而且要等人家忙完自己的才轮得上我们,熬到半夜2、3点是家常便饭。省委宣传部经常要求各媒体去开会,晚报那时没配一辆汽车,我们就只能骑着自行车、摩托车往返。但是,大家却很团结向上、安贫乐道。”他话锋一转告诉记者,“当时晚报共有60多人,大家早上5点多就来到单位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没有食堂就一起做饭吃,没有宿舍就7、8个人挤一间民房中。每个人都不计较物质利益得失,上下一心谋报社发展大计。可以说,当时的晚报穷得只剩斗志和团结。”
现在的晚报队伍 更加亲民接地气
1997年,62岁的张老光荣退休。“您在晚报工作8年,觉得我们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什么呢?”记者问道。“拼搏、坚韧、亲民。”张老脱口而出。“我发现,现在报社的记者队伍越来越能干,稿件风格也越来越亲民和接地气。各部门的策划报道活动丰富多彩,经常可以写出引起轰动效果的报道。能看到晚报发展蒸蒸日上,打心眼里激动。”张老说。
“马上就是报社25岁生日了,您老有什么寄语吗?”记者递上了本子。“我想说的心底话其实就7个字:晚报明天会更好!”
相关链接:
海口晚报“我最喜爱的品牌”评选现场调查(组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