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曾纪祯仍在不断思考如何办好报纸。
曾纪祯为自己有幸参与创办海口晚报而自豪。1988年9月中旬,他从海口广播站调到正在筹建中的海口晚报社,与同仁们一起经历荜路蓝缕的艰辛,使梦想变为现实。10月18日,全国第一家特区晚报———《海口晚报》宣告诞生,掀开了海南新闻史崭新的一页。当天下午,创刊庆祝会在海口市委招待所举行,时任省委书记许士杰、市委书记林明玉和市长李金云等省、市领导,中央和省、市新闻单位的同行前来共同欢庆。《海口晚报》创刊号送到会场,同仁们急切地捧起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报纸,浏览四个版面,读《发刊词》,读祝词贺语,读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人人心情兴奋,溢于言表。
这一天,他把一张创刊号,连同那段日子的辛劳、那些欢庆的场景、那份兴奋的心情一起珍藏。25年后的今天,他找出珍藏了这么多年的这张创刊号,细心地掀动开始发黄变脆的纸页,重读依然清晰的文字和图片,重温曾经的岁月,心头涌起感恩的暖流。他说:“我心怀感恩,是因为《海口晚报》给了我新闻生涯安身立命的处所,报社同仁给了我同向同行、同甘共苦的温暖,广大读者给了我关爱和理解……”
往事并非皆如云烟,经过时间的淘漉,沉淀在记忆里的细节依然清晰。
创业艰难,当年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一项草帽、一辆单车、单车前头的筐子里放着的采访本和笔,这就是曾纪祯采访时的全部行头。时序流转,寒暑交替,这副行头伴随他走过了那些“苦乐年华”。
他跟记者忆创业岁月,说凡人小事。一天下午一场雷阵雨后,他采访归来。在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与一名挑担叫卖的小贩迎面相遇。他急忙避让,对方也忙着避让。没想到甩动的箩筐刮到了单车的后轮,小贩脚下打滑,身子趔趄要摔倒。他赶紧下车去扶,却不料自己也站不稳,和小贩一齐跌坐在泥泞里。两人相望着,眼里都有歉意,都说“对不起”,又都笑了起来。
他回到家,一阵忙碌后又骑车出门,把刚写好的稿子送往设在海南华侨中学的编辑室。当时,报社租用海南华侨中学的校舍做编辑室和印刷厂。回来的路上想起偶遇小贩的一幕,心中生起温热的感觉。时光流逝,他记者生涯经历的许多人事都已淡去,这件凡人小事却留存下来,至今记忆犹新。
曾纪祯在缅怀中思考,在思考中追述。
那是1995年3月上旬,他采写通讯《“金牛”在呻吟,“钉子”谁来拔?———向市委、市政府进一言》。这篇通讯如实报道当年金牛岭上乱砍树木、乱倒垃圾、乱占土地搭建等屡禁不止的现象,反映市民要求市委市政府敢于碰硬彻底治理的呼声,得到了时任市委书记陈玉益的肯定和支持。稿子于1995年3月9日海口晚报头版发表,当即在广大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市委市政府拨出专款实施改造工程,发动和组织数万军民开展义务劳动,使面积105公顷的金牛岭旧貌换新颜,于1996年1月向国内外游人开放。
他总结采写《“金牛”在呻吟,“钉子”谁来拔?———向市委、市政府进一言》的体会,归纳了3个“点”:在思想上,领导和群众都满意的结合点;在时间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文字表述上,既反映事实说真话又把握分寸不偏激的平衡点。
他要求自己把适度作为新闻工作的准则、人生的遵循。坚持自重、自律,保持适度的心态,做到三个自觉: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宣传纪律,把握好报道的分寸、力度和时机,及时准确地报道新闻信息,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反映群众的愿望和呼声;自觉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不利用舆论工具来发泄私愤,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歪曲真实,不为不正当的利益而弄虚作假;自觉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与同行和谐相处,携手并进。
历史给人方向感,“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从周报到日报,从四版到十六版,从单一传播形态到多样传播形态……岁月如歌,海口晚报走过了25个年头。他说:“回顾25年,我找出了珍贵的记忆,也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值此良辰吉日,让我把感恩和愿望汇成对海口晚报的祝福:祝您生日快乐,愿您前程似锦!”
相关链接:
张仲彩:那些年,我们一起为之奋斗的晚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