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陈小龙,依然保持着每日详读海口晚报的习惯。
《海口晚报》与海南省同岁,是在1988年的“十万人才下海南”的时代热潮中诞生的,我与另外20几位闯海南的同仁是这个报林新生儿的直接助产士。弹指间,晚报已度过了25个春秋,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25年之中,有过艰苦创业的难忘岁月,有过在竞争洪流中披荆斩棘的经历,终于有了今日的辉煌。
作为创刊元老,我对《海口晚报》的感情是根深蒂固的,陶渊明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或许能反映我和20几位创刊者与晚报在情感上的缠绵与纠结。恋晚报这个旧林,思晚报这个故渊,虽然现在的晚报对我们来说早已物是人非,我们也完完全全的成了陌生人、局外人,但总感觉到在目前这张生气勃勃的报纸当中,包含着我们的一份艰辛,也包含着我们在离开报纸时留下的一种期望,这种对艰辛的回忆和对报纸的期望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
创刊伊始 晚报夹缝中艰难立足
《海口晚报》创刊时的艰辛,与其他所有地级城市机关报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那个年代,其他城市的市委机关报一旦诞生,就有一个在这个城市“我是老大、别无分店”的发行局面,所以发展起来非常顺利。《海口晚报》则不然,我们没有其他城市那种水到渠成的条件。当时的海口市是一个仅30余万人口的城市,而且是全国唯一的在建制上不辖县治的省会城市。创刊伊始,除了老牌的《海南日报》早已在海口一统天下之外,一大批随办特区应运而生的报纸如开发报、特区报、商旅报、经济报、科技报、时报等等已经先于我们在海口立足,而且已经在争取读者的隐形硝烟中各展拳脚并有了各自的领地,也就是说小小的一个海口市竟然有30来家报纸和杂志在争夺读者。《海口晚报》诞生在这样激烈竞争的夹缝之中,所以一开始就处于势单力薄、步履艰难的局面。虽然有市委特别是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但要从其他报纸的读者群中“策反”出一群钟情于《海口晚报》的读者谈何容易。当时,20几位创刊者都感觉到了情况的严峻,加上创刊时无场地、无居所等极其困难的条件,有的在创刊不久就离琼而去,但大多数人留下来了,“没有退路,只有拼命一搏办好晚报,在特区闯出一片属于晚报的天地”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和动力。经过努力,经过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创新,《海口晚报》终于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成为海口市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所以说,晚报的创刊元老们分享晚报今日的辉煌是当之无愧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退休后“晚报情节”难割舍
如今,年轻的《海口晚报》充满了活力,有一个年轻又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年轻又充满活力的采编队伍,更重要的是经过不断的优胜劣汰,报社成员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在国家经济转型时期应付各种竞争和挑战的能力和水平,所以《海口晚报》肯定会越办越好,这正是我们这班老朽们所殷切期望的。
我2002年退休,离开报社时的心情是有几分难以割舍的,甚至是有几分凄凉的。在退休后的日常生活中,坚持看完当天的《海口晚报》是我这十二年来雷打不动的原则,只要在国内,我每天不但要看完《海口晚报》,而且看得很认真、很仔细。所以说,晚报版面上的亮点和有待改进之处我是非常清楚的,特别是当发现一些差错的时候,虽然这与我已经毫无关系,但总会感觉到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快和担忧,细思之,原来这就是一种无法抹去的已经牢牢地潜伏在灵魂之中的“晚报情结”,用最通俗的话来说,这说明我对《海口晚报》还是很在乎的。 (陈小龙)
值此《海口晚报》创刊25周年,无以为敬,草拙词一首:
水调歌头 退休十二年
梦惊望云过,
白驹不吝流。
十二年前拂袖,
叶落水边秋。
旧疆日谱新歌,
慰绿枯树枝头。
离愁日久淡,
蹉跎添新皱,
望空洒浊酒。
旧情在,新况犹,
岁悠悠。
不怨苍天催老,
鬓白残阳久。
日行万里怀故,
夜阑灯影温旧。
默默故人心,
只寄窗前忧,
晚报挂心头。
相关链接:
张仲彩:那些年,我们一起为之奋斗的晚报
当好晚报“守门员” 访海口晚报老校对潘日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