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埠媒体近日刊出一个“广州市流动商贩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约95%的受访者没有跟城管发生过肢体冲突,80%以上的受访者跟城管没有产生过口角,经常发生口角和有肢体冲突的仅占2%和0.75%。
有意思的是,前几天还有媒体报道称,今年1—8月,广州城管执法共发生暴力抗法199宗,城管人员受伤(含轻微伤)99人,平均每个星期就有三名城管队员受伤。广州一名老城管表示,没有哪个城管希望每天的工作内容都是吵架、冲突,很多城管甚至相当害怕与摊贩发生冲突。
一边是绝大部分小贩向社会展示其“温顺”形象,只有0.75%与城管经常发生争执,另一边却是城管不断向社会诉苦,利用各种途径阐述其弱势处境。城管与小贩的关系,如今已无法用“非黑即白”的简单逻辑来看待。
从城管的角度来看,占道经营、违建都在其职权管辖范围之内,市民只要有投诉不可不理,但一处理又往往招致舆论的非议,“夹心饼干”式的执法让他们陷入两难境地。此外,相关法规对城管职能的界定不够清晰,也让城管大呼无奈。
从小贩的角度而言,大部分小贩摆摊是为了生存。“广州市流动商贩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比约76%,月收入在七八千以上的不足7%。就算小贩获得较高收入,其在社会地位方面仍是最底层,面对城管时更是弱势群体。
城管与小贩的恩怨与是非,在现有的调查数据面前,很难说清。“很难说清”的另一个原因是,城管和小贩始终缺乏一个有效的对话机制。在人们的印象里,城管和小贩两个群体,除了拳打脚踢,几乎就没有正儿八经地对过话。
相比而言,城管因为背靠强大的行政机器,对舆论的影响往往是制度性的。小贩虽有媒体和公众人物“代言”,但这种“代言”往往只见于极端新闻个案的碎片化表达,未能反映小贩作为一个群体的完整面貌。于是,我们看到,围绕着城管小贩的每一次公共讨论都始终停留在“各说各话”、“隔空喊话”的初级状态。作为一个拥有30万流动小贩的大都市来说,公共讨论的水平还停留在这个层次,实在不应该。
当然,要建立这样一个对话机制并非易事。去年4月,有本埠媒体做过这样的尝试,当时举办了一场“坐下来谈一谈———城市流动商贩管理”的城市论坛。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原本作为论坛主角的“流动商贩”,只有一个愿意公开亮相,和台上踊跃发言的城管无法相提并论。
不过,现在流行一个概念叫“公咨委”,它的全称可以叫公众意见咨询委员会,其实质就是一种对话机制。“公咨委”起源于“同德围模式”,现在还有东濠涌公咨委、城建公咨委,甚至连一个广州大桥扩建也有“公咨委”了,广州城里30万小贩是不是也该有个“公咨委”?具体叫什么无所谓,叫“城管公咨委”也好,叫“小贩公咨委”也罢,只要能将双方组织起来经常心平气和地对个话就行。如此,城管与小贩,才称得上势均力敌、公平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