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问题研究专家于建嵘教授当“村官”了。近日,他从北京出发,奔赴贵州省兴义市则戎乡纳具村任村主任助理,指导乡村建设。据悉,暂定挂职时间为2年。
于建嵘的这一次挂职在网络上引起了很高关注。过去,人们也没少见过学者、名人挂职,但那往往是“学而优则仕”,挂职讲究一定的级别,甚至由此成为一个进入官场的转折点。而于建嵘不同,他挂的是没有任何行政级别的村主任助理,可以说是全中国最小的“官”了,他甚至在微博上这样调侃:“不要把村长助理不当干部!”
但这个不需要组织任命的最小的“官职”,背后却维系着一个巨大的、绕不过去的乡村建设话题。于建嵘特别强调,任职期间“绝不会要当地一分钱”,他和他的团队将在纳具村建立培训基地,培训当地的农民制作手工艺品、种植环保的农产品等,并希望能将纳具村从衰败中得以修复,建立文化旅游性质的“布依大院”。
这是一种真正的“走基层”。中国的本质是乡村的。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包括晏阳初的“定县实验”、梁漱溟的“邹平模式”等在内,中国的知识分子曾掀起过一波影响甚巨的乡村建设运动。其时,全国从事乡村建设的机构和团体达600个之多,众多知识分子奔走在泥泞、崎岖的乡村小路上,为闭塞的乡村带去现代文明的种子。
而今,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之下,我们仍然需要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然而又往往容易被遮蔽的乡村。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乡村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哪些是乡村无力承担的,比如,日趋严重的乡村空心化现象如何扭转……这些都是必得面对的发展问题,需要在与乡村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中寻找答案。
于建嵘的身体力行之举充满了象征意味。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一个真正有担当、有情怀、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不但要能抵御各种各样的外界诱惑,有坐冷板凳的定力,还要有经世致用的传统自觉,从书斋走出,让身体和灵魂“下沉”,去发现一个在学术专著中无法触摸到的社会。于建嵘开了一个好头,希望更多人能借此学会关注乡村,关注那块与我们的精神脐带相连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