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纪委关于刹住“两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的禁令震慑下,今年中秋节期间,各地与过节有关的公款消费较往年明显下降:星级酒店的月饼销售遇冷;一些高档酒楼的政府、企业团体订餐锐减,几乎全是家庭聚餐;大闸蟹也变得“亲民”,价格不仅没有随产量下降而上涨,有些专卖店、酒楼的售价反而有所下降。
这是今年“两节”期间一个令人可喜的新气象,是去年底中央出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后,公款消费下降趋势的延续。“八项规定”、“六项禁令”颁行后,公款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影响,尤以高档餐饮和高端白酒消费受到的影响最大。如广东省纪委7月发布消息,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理,广州等一些地区部分高档酒楼公款消费下降约70%。今年1月至6月,全国白酒行业收入2402.1亿元,利润399.1亿元,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大幅下降18.2%和54.5%。这些数据显示,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政策规定与公款消费下降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公款消费受政策规定影响应声下降,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首先警示我们,公款消费在社会消费中占比太大,分量太重,这无论如何都是很不正常的。近年来,公款消费的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不但消耗了大量财政资金,挤占公共财政投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份额,而且哄抬了物价水平,挤压了居民消费空间。这种畸形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公款消费受政策规定的影响有所下降,也带给我们一些积极的启示。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下发后,各地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很多部门和单位都严格落实、真抓实干,少数“顶风作案”者一经查实,都受到了应有的处理。如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广东农村信用社公款吃喝玩乐、潮安县法院大搞庆典晚宴、澄海区质量监督站挥霍浪费、东莞可园博物馆违规举办迎春团圆晚宴等多起公款大吃大喝案件;河北省查处了省食品药品检验院变相公款旅游案件,该院院长、党委书记、副院长等几名负责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等处分。这些无不说明,只要不折不扣执行中央政策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出台具体、细化的措施(如中央纪委针对中秋、国庆“两节”发出通知,禁止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只要职能部门坚决动真格、敢于碰硬,公款消费就一定能够压下来、降下来。
为长远计,在政策严控的基础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规范和遏制公款消费,还需要站在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法治约束的高度,保障人大对政府预算进行严格的专业化审核,实施强有力的监督,保障公众对政府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宏观上,应当确定正常的公务消费和不正常的公款浪费的区分标准,并在财政预算中限定“三公经费”的占比,违反预算即为违法;微观上,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应就不同层次、类别公务消费制定出明细标准,根据经济指数和地区差别适时调整,所有公务消费都不得突破法定的规定和标准,违反者必须受到问责处理,直至以贪污罪、职务侵占罪被追究刑责。
本届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把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逐步做到所有政府开支都要事先编制预算。预算是政府活动的中枢,也是公务消费的“咽喉”,只有通过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让公众知晓和监督政府“钱袋子”的动态与流向,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公款消费的规模,真正把财政预算决算管住管好,推动政府改革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