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民政部在深圳发布《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全国接收捐赠的总额约817亿元,是我国年度捐赠总额连续第二年下降。其中,红十字会系统的募捐额也连续两年下降。不过,随着郭美美事件的影响进入衰退期以及红会本身的改革,预计今年红会的募捐情况将好转。(9月22日《京华时报》)
平心而论,对于年度捐赠总额连续2年下降,其实不必过度阐释。既然经济走势并不可能单边向上,而不可避免会存在波动,每年的慈善捐赠总额当然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捐赠人的收入,经济的大环境,以及慈善组织的效率与影响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年度捐赠额。既然如此,非要慈善捐赠呈现单边上扬,一年要比一年多,本身倒是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
不难设想,捐赠既然是“自掏腰包”,尽管并非腰包越鼓的,捐赠就越多,但捐赠受限于腰包的丰满程度,却仍是不争的事实。这样一来,慈善捐赠总额与经济收入指标呈现正相关,也就自然而然。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GDP增长指标的放缓,还是宏观经济中一些并不乐观的局面,企业的利润,个人的钱袋子瘪了,也就必然波及慈善捐赠总额。从这个角度来看,放在当下经济形势下,慈善捐赠总额有所下降,原本应在预料之中。
对于慈善捐赠总额的波动,固然不必过于纠结。如果全然是受经济因素拖累,也大可释然。不过,慈善捐赠总额的下降,的确还不能全用经济因素来解释。尽管红会募捐额相比前一年下降了6.79亿元,同比下降23.67%,但慈善会系统收到的捐赠额却反而上升20.94%。那么,何以同样是慈善捐赠,却在不同的组织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的格局呢?
尽管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相关人员乐观的认为,随着郭美美事件带来的影响逐渐进入衰退期,再加上红会这两年启动的各项改革非常有成效,预计从今年开始,红会接收募捐的情况将会有比较好的转向和改观,并以今年雅安地震时红会的募捐额已经非常可观作为佐证。不可否认,郭美美事件,红会的确可能也是受害者,甚至根本是“躺着也中枪”,由此而导致的近年在慈善募捐方面的颓势,也未必真是红会的组织能力和慈善效率多么的不堪。不仅如此,红会信任度受损,慈善捐赠减少,“粮草”少了,慈善事业必然会受到牵连,一旦陷入信任危机与恶性循环,对于慈善事业而言,更将是难以估量的损失。这既不是红会期待的局面,也绝非公众所乐见的结局。
只不过,虽然“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从郭美美事件的持续影响力,以及不时的再度发酵来看,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是否真的逐渐进入了衰退期,的确还不能过早乐观。人的记忆虽然会随着时间而淡化,但人的记忆同样是有选择性,一些负面印象假如不能被及时清除,不仅难以淡化,甚至极有可能时间越长,反而记忆越深。
可见,对于红会而言,的确还不能寄望于郭美美事件随着时间自然淡化,作为慈善组织,对于负面影响更需主动面对并积极消除,放任负面事件的影响扩大化,本身倒是或多或少暴露出慈善组织在公信力与自信心上的怯意。而这恰恰是慈善组织的大忌,郭美美事件之所以能所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正是拜其所赐。假如红会不去改变这根软肋,郭美美事件的影响,没准还会阴魂不散。
文/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