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怎能以貌取人呢?师风师德何在?”近日,记者接到爆料电话称,3年前因大面积烧伤的丽水市青田县仁庄镇学生高龙鑫,今年初中毕业后被该县的石门中学录取。但就在他到该校报到后,因为相貌难看遭到学校劝退,无法继续完成学业,让这个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受到了二次伤害。(9月23日《现代金报》)
然而,我要说学校这么做也并不是完全的错,一方面私立学校有权利选择学生,更何况在报到注册时,其他学生和家长看到后,都说如果这个学生在这个班,就要求把孩子转到其他班。并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与他同寝室,还有的家长打电话来说孩子要转学。面对这种情况校长和班主任还是设身处地为这个学生着想的。校长曾对其家长说:“一方面是怕高龙鑫的相貌会对其他同学和家长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怕给高龙鑫自身造成心理压力。”班主任傅老师也说:“当时学生来报到,我看到以后有点担心,怕其他同学给高龙鑫造成心理创伤。”这不能不说学校和老师也在为这个学生着想。虽然校长说:“你们小孩这么难看,会把学生吓坏的,我们是私立学校,是要赚钱的,学生都给你吓跑了,我们还怎么赚钱?所以,你还是把小孩转到其他学校去吧。”看似冷漠但也有几分道理。因学校劝退这名学生就说学校和老师素质太差,以貌取人未免有失偏颇,对学校也是一种不公平。
孔子不但是我国教育的鼻祖,同时也开创了我国民办教育的先河。他主张“有教无类”。不管是富裕还是贫穷,不管是相貌丑陋还是容貌英俊,只要有求学的愿望都会一视同仁的向其传授知识。以澹台灭明为例:澹台灭明,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子羽貌丑,但品行端正,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孔子发现了他的优点后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长得丑和烧伤不同,一般来说烧伤毁容是很恐怖的,这也是现实。如果子羽不是长的丑而是烧伤孔子会不会拒绝呢?这从孔子的“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的态度来看,对烧伤毁容的学生拒之门外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说,歧视不仅存在于学校,也存在于社会。就连青田县教育局副局长任震宇不也说“根据这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读普高确实不太合适。到职业高中学门技术,对他今后的生活帮助大点。”虽然这是一种社会现实,但这现实中也透露着歧视。教育部门一边批评私立学校,但自己管得到的公立学校为什么不接收?还是歧视使然。
因为身体烧伤面积达95%,汗腺被破坏,这是人生的不幸,正如有的网友所说:“如果苦难下到人间的总量是固定的,那么每个不幸的人都是在替我们承担了苦难,我们应该感激他们,而不应该歧视他们”。有些人相貌毁了,但心灵是美好的,所谓“华罗庚腿残,高士其也瘫,命运本无情,敢争天下先。孙膑以兵法,司马修其纂,不畏世间苦,才是好儿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好在温溪中学校长项建微,明确表示很欢迎小龙鑫到他们学校就读。我们既欣喜于小龙鑫的现在,也担忧小龙鑫的未来,因为未来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会出现在小龙鑫的面前,纵观人生路,坦途无英雄。面对人生的苦难,更重要的是以积极的态度对之。
文/樊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