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于光远因病于9月26日凌晨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于光远是较早主张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学者之一,曾与胡耀邦共同起草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主题报告。该报告被称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生平简介
于光远男,生于1915年7月5日,上海市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7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顾问。1978年兼任马列所第一任所长。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处和理论宣传处处长。1964年至1982年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75年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之一、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曾任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共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于光远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哲学、经济学。也涉猎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较早主张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尽管儿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物理学家,但1935年底,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期间,于光远投身到“一二·九”学生运动中,之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彻底放弃了成为一个物理学家的梦想。
在参加革命的过程中,因为认识到革命不仅需要科学的知识,而且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他在保持对自然科学兴趣的同时,又逐渐对社会科学发生兴趣,成为了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
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他率先或较早提出的。例如: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在中国率先发起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并将这一学科定名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此后,他一直耕耘在这一领域,几十年来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1—7卷),共计约280多万字。
他还是较早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早主张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学者之一。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前夕,他出版了论文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札记)》,以后又出版了《我的市场经济观》。
曾与胡耀邦同起草重要报告
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国务院工作,成立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于光远当时是负责人之一,并负责筹建了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据于光远生前回忆,1978年开中央工作会议时,邓小平找胡耀邦和他到家中,希望他们能够为他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起草讲话稿件。根据邓小平的思想,他们开始起草稿子。在整个过程中,邓小平多次找他们谈话,并不断深化和充实自己的思想。这个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稿,实际上也就成为几天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该报告后来被称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此后,伴随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也在全国展开,于光远对学术问题的关注转向经济领域。在这一时期,他参与组织了关于生产力问题、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按劳分配问题等一系列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讨论,并倡导和支持新学科的创立,如国土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并对教育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学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著有《关于规律客观性质的几个问题》、《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1-7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学术著作,成为著名经济学家。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