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口老庙深藏里巷有传奇】
西天庙大门
西天庙屋檐木雕
冼太夫人纪念馆内的冼夫人雕像
盐灶博义村关庙的木匾
“灶母娘娘”庙内的禁碑
古庙,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城市的古庙,反映了当时当地人们的心理需求,也体现了古代的一种风土民情。
在海口老城区高楼并肩、商铺林立的街道中,我们经常能发现有老庙的踪影。这些经历了百年甚至更长时间风雨洗礼的老庙宇,在新式楼房的映衬下,散发着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走进老庙,就如同翻开一部海口的史书,看到了一处处动人的人文风景。
冼夫人庙一段抗击海盗的历史
得胜沙路,这条有100多年历史、以南洋建筑风格为特色的海口骑楼老街,见证了海口长达百年的繁华烟云。现今的得胜沙路,骑楼林立,商业仍然繁华。位于其中的“冼太夫人纪念馆”,也就是当地人所称的“外沙太婆庙”仍然在此间注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洋气十足的骑楼、历史悠久的冼夫人庙,这两者之间,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大的联系。殊不知“得胜沙”这一名称的由来,却与“冼夫人庙”紧密相关。得胜沙古称“外沙”,本意为“海口外缠一片平沙”而得名。现在的名称“得胜沙”,则是为了纪念在这里曾经有过的一场抗击海寇的胜利。
由于得胜沙的濒海位置,在古代是海盗上岸劫掠的必经之地,又因为这里商贾云集的特点,自然也就成了海盗光顾的首选地。受到海盗滋扰的商民们苦于无力应付,有人就提议在这里设一个冼夫人牌位,希望借助冼夫人“护国庇民”的神威,告别担惊受怕的日子。
据民间流传的故事,清朝中叶,得胜沙冼夫人牌位建好后不久,海盗头子张十五又带着一众贼兵从得胜沙上岸,目标直指在这里生活的商民。早有准备的商民同仇敌忾,想乘着海盗立足未稳的时候,在他们登陆的沙滩上将其一举歼灭。于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外沙这片海滩上开始了。激战持续了好几个时辰,真可谓是杀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商民们尽管人数众多,但由于缺乏训练,眼看着已渐渐不支,海盗们也在步步紧逼。有后退的商民跑到冼夫人牌位前跪下,发出了“神啊,救救我吧”的呼喊。说来也怪,这时海盗们突然像着了魔似地,丢下兵器抱头狂奔。商民们抬头一看,只见海盗的后路那方,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空中,一位全副铠甲的女将军正指挥着天兵天将追杀四处逃窜的海盗。冼夫人的显灵让商民们士气大振,纷纷回过头来掩杀过去,终于将这伙作恶多端的海盗一网打尽。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海口商民再也没有受到海盗的滋扰。外沙的商民们为了纪念冼夫人助威而取得的这次胜利,将外沙的名字改成了“得胜沙”,同时在冼夫人牌位的地方新建了一座冼夫人庙,以志铭记!
尽管民间传说明显带有夸张的迷信色彩,但来自史籍的资料也印证了得胜沙名称的由来。据方志记载,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海寇张十五率领数十艘海盗船进犯海口,当时,水师不及防备,在与海寇交战中官兵死伤不少。这时,清兵把总黄开广率领海府军民在外沙一带与海盗展开殊死决战,在全城百姓的有力支援下,终于打败了这伙贼寇。为了纪念这场胜利,外沙便改称“得胜沙”。
西天庙明代乡贤成为海上神明
与得胜沙冼夫人庙相距不远的西天庙,也是一座隐藏在闹市深巷中的古庙宇。从解放西转入“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再沿着左边逼仄的小巷,七拐八转之下,就到了小贩扎堆、熙熙攘攘的义兴街。红墙绿瓦翠竹点缀的西天庙,就位于这处古称“关厂坊”的老街巷中。
乍一看来,西天庙的名字似乎与佛教中的某一神仙有关,其实不然。进入庙里,殿中的匾额不是表达神恩广大的赞语,却是带有文豪气息的“诗宗李杜”——原来这里祭祀的是海南的明代先贤王佐。清朝乾隆年间,曾经历任文昌、临高、琼山等地县丞的伊益炘到此地拜谒,对此也曾发出“心窃异之”的感慨,在向街坊们打探之后,才得以明白西天庙的由来。
旧时的义兴街附近,就是一片海滨,居民以出海打渔为生。在无法预知天气的古代,渔船遭遇大风而船毁人亡的事情时有发生。而其中一艘船却能一帆风顺、收获颇丰。这令同时出海的其他同行们大惑不解。细究之下,原来是这艘渔船上面祭祀着王佐的牌坊。这一传说很快就扩散开来,船户们纷纷效仿。随后,在明朝隆庆年间,于“关厂坊”建起了一座专门祭祀王佐的“西天庙”。据《琼州府志》的记载:“西天大土庙在海口所城西二里许,祀王佐灵显海上,祈褥立应,故郡民虔祀之”。
王佐,临高透滩村人。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时年20岁的王佐高中礼经魁。翌年,王佐携乡试解元的荣耀进京参与会试,不料却名落孙山。随后,王佐进入了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继续深造,成为了国学生中的一员。王佐本意是想通过国子监的学习进而完成自己未竟的科举事业,让人想不到的是,王佐在国子监的学习生涯却持续了19年之久。即使王佐的才学深受阁老们的赏识,但仍不能更进一步。在国子监度过了19年时光之后,王佐终于接受铨叙出任广东高州同知的职务,开始了出仕的生涯。
在高州、福建邵武及江西等地担任同知的任上,王佐数十年如一日,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曾被当地百姓誉为“仁明司马”。在65岁那年,王佐告老还乡,在海南度过了最后的20年时光。
相对于不甚出彩的仕途,王佐的诗文却是蔚为大观。其主要著作有《鸡肋集》、《琼台外纪》、《庚申录》等,其中,《琼台外纪》是王佐在辞官回乡之后所著,已届七旬高龄的王佐不顾年老体迈,跋涉琼州各地,遍访风土人物,广搜民俗掌故,修成内容丰详的《琼台外纪》一书。后来,唐胄所编《正德琼台志》时,大量借鉴了《琼台外纪》的内容,可见这部著作的不菲价值。而《鸡肋集》则荟萃了王佐一生的诗文精华,共收录了诗歌300余首,杂文80多篇。后人将王佐与丘浚、海瑞、张岳松并称为“海南四绝”,王佐因诗文而名,得当“诗绝”之誉。
一代文学名士,本来应该入祀“乡贤祠”,但阴差阳错之下,却以“海上保护神”之尊而受祭于远离故乡的海滨闹市。伊益炘在《重修西天庙记》中,对这一让人诧异的现象给出了这样的感叹:“此前代名贤也。所谓文章经世著于当世,俎豆馨香隆于万世者。精英所毓,不诚历万劫而不磨也乎?”
灶母娘娘庙留下盐灶路制盐往事
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记忆的载体。海口龙华区盐灶路,海口城区中一条并不显眼甚至有点偏僻的街道,却保留了海口的一段“靠海吃海”的往事。从路名中顾名思义,这里原先的营生是跟盐业息息相关。
据史料记载,至少从清朝初年开始,盐灶路及其附近一带就形成了老庙、新庙、上灶、下灶、博义、六灶、七灶和八灶等八个村庄。当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老庙抓鱼虾、新庙拿竹杆、上灶跑临高、下灶贩盐卖、博义煮盐忙、六灶破竹杆、八灶挑大粪。”这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这一带村民的生存状态和谋生手段。
从盐灶路拐入下灶村,走在弯曲狭窄、被楼房遮住了阳光的小巷道中,看到的是一种典型的“城中村”景象。下灶村的文化室,就设在村里的“灶母娘娘”庙中。村里的陆老伯告诉记者,很久以前,盐灶一带是海滨,村民们的营生自然与海相关,主要是出海打渔和煮海水制盐。而灶母娘娘,则是盐工们信赖的神仙。在庙内墙壁内镶嵌的一块清代道光年间的“奉县示禁”石碑中,里面有禁止私藏生盐入境售卖和禁止囤积居奇等内容,可见制盐与贩盐,曾经是盐灶一带的主要业务,官方为此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条令。
关于灶母娘娘的故事,据多次寻访盐灶村古迹的“古水”网友介绍,这里制盐方法原来是直接用海水放在陶罐里煮,但是,这种方法煮出来的盐不仅味道不好,产量也少。这一原始的煮盐方法一直延续了很多年。后来,村里一位妇女无意中发现放在靠近灶边的簸箕没被火烧掉,于是就尝试着用簸箕装海盐水煮盐。这一方法煮出的盐不仅口感好,而且产量也有所提高。新的煮盐方式逐渐传开,后来又经过人们的进一步改良:用竹篦编织成一个较大矩形容器。煮盐时,先将海水在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让盐分慢慢渗透进入竹篦里……经过仔细研究每道工序,竹器煮盐的方法最终让盐灶一带的盐业得以稳定提高。
这位发明了新式煮盐方法的妇女去世后,村民们为了表达对她的敬意,于是将她尊为灶母娘娘,刻神像立庙宇,常年祭祀,这就“灶母娘娘”庙的来历。陆老伯告诉记者,“灶母娘娘”不仅在下灶村有,在博义村的关帝庙中同样也有,甚至在原来的玉沙村,也有“灶母娘娘”的庙宇。
物转星移,解放后,盐灶一带迎来了沧桑巨变,煮盐的营生因时空的改变而改变,村民们走出了“靠海吃海”的传统束缚,迎来了新的生活方式。现今的盐灶路,曾经高大的煮盐灶台已经不见踪迹,只有这座“灶母娘娘”庙和“盐灶路”的名称,还能让我们透过岁月的风烟,去回味这一段远逝的历史。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