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困局
龙珠医院开始筹备之时,也是中国向社会资本开放医疗市场的早期。时至今日,深圳依然在酝酿出台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医疗结构的具体方案。
由于龙珠医院陷入债务危机,几近停业,不少医护人员选择了离开。以医院主打的肿瘤科室为例,目前的医生只剩下了三四名。9月16日,因为人手不够,该科室主任只好在住院部出门诊,两边兼顾。
开办之初,为了成为一流的肿瘤医院,龙珠医院购买了一系列先进的检测和治疗仪器,更高薪挖角一些大医院的主任级医生,希望借助他们的医术和影响力,招揽病人。
“谁知道,医生来了,病人并没有跟过来。”该医院肿瘤科主任周根发说。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占绝对主导、且将医生完全绑定在公立医院的模式使得病人习惯性往公立医院跑。“病人还是认医院,不怎么认医生,尤其是得了大病的时候。”他说。
据了解,龙珠医院设置病床有700张,目前安装的有300多张,但是实际开放的病床只有一百余张。
这种情况下,这些“大腕”医生又陆续回到了原单位。
这并不是个案。2009年,云南省心内科专家李易曾带领20名骨干集体投奔民营圣约翰医院,制造了全国公立医院最大规模的人才集体跳槽事件。但随后李易就后悔了,对媒体宣称自己后半生的目标,就是要把自己的整个团队重新带回公职体系。
在最近关于医师自由职业的讨论声中,有医生认为,现在除了政策上限制颇多之外,也缺乏让医生自由执业的平台。“呆在民营医院,个人的技术水平会以每年10%的速度递减”,江苏一位重返公立医院的科主任曾对本报记者说。
除了好医生不断流失外,龙珠医院的管理层的变动也过于频繁。陈崇喜说,开业5年,先后换了6任院长,其中有几任是大型公立医院的退休院长。
“医院一开始都很难赚到钱,民营资本又相对急功近利,人为制造一些不必要的变动。”一位长期观察龙珠医院的业内人士如是评述。
公开竞拍的一周前,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曾召开关于龙珠医院资产的拍卖咨询会。来自广州的一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在了解到龙珠医院房产尚未取得房产证,且地块医疗用地性质不能改变之后,明确表示不会参与竞买。
而参与咨询会的一家北方医疗企业在得知龙珠医院医疗相关牌照也不包含在拍卖标的物中后,当即离场。
此外,由于此前实德集团曾否认医院要被拍卖,参与咨询会的投资者也表示担心接手之后,实德不肯真正撒手。
因参与竞买人数不足导致的流拍表明,上述投资人的担忧并没有在拍卖前被打消。按照惯常,法院将择期公告二次拍卖。
深圳市红十字会秘书长赵丽珍一直兼任龙珠医院的副董事长。她告诉本报记者,一直饱受场地限制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此前有意对龙珠医院进行改制托管,但因牵涉财政出资等复杂问题,最终未能实现;徐明出事之前,华润、中信等企业也曾与龙珠医院进行收购洽谈,但最终也因为价格谈不拢作罢。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