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高考改革增语文降英语 彰显民族自信心

2013-10-22 19:32

         北京市教委公布了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框架方案,到2016年,北京市高考英语总分将由150分降低到100分,语文分值由150分升至180分。(10月22日 海口网)

        近段时间来,山东、江苏等省的高考改革,似乎矛头不约而同的指向了英语。山东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将被取消;而在江苏,英语很可能将退出高考,改而以等级形式计入高考成绩。与此相反的是,语文科目抬高了分值,“母语”不再与英语平起平坐,而是占据最高的地位。

        英语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岿然不动几十年的重要地位,正面临着被动摇。曾几何时,数十年来全民学英语,全民考英语,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英语教育市场。可英语的功能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工具,而不应将它当做应试的功能。而更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学了英语后发现自己连基本的英文交流都不会,成了哑巴英语,浪费了社会资源不说还造成了许多年轻群体“黄金”时间的流逝。其实,英语可以让喜欢语言的人士和需要的它的职业者投入精力去研习,让英语回归到一种"有用的语言工具"的本质,这样才是理性的。

        如果说,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当初,强调英语的重要性,一是为了“对外开放”,二是对综合国力还多少有些“不自信”,那也情有可原;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世界大国,中国在快速崛起,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其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就全球范围来看,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外正越来越重视学习汉语这门“外语”,所以作为当代中国人,高考时,对于英语、语文的总分应该有“轻重之别”,这是民族自信心的表现。

        更何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今天,随着国门的开放,很多人对于母语的重视程度大不如以前;特别电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拿起笔来不会写字”。好在,这个夏季注定是汉语的春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引燃人们对国语久违的热情。一套名为《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的台湾必选课教材进入大陆30所中学试点推广。对此,教育部表示持赞同和支持态度。降低英语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高汉语和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位置,五千年中华文明才能更好地得以传承。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推动文化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只有立足于传统,吸收外来有益成果,民族文化才能彰显其独特魅力,更加欣欣向荣。(童言)

[来源: 海口网] [作者:童言] [编辑:周才能]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