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新华网与中国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互动。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我对老子很熟悉。在今天的会谈当中,包括李克强总理,包括我本人,都引用了老子的一些话。” 22日,正在中国访问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回答新华网网友提问时说。
梅德韦杰夫22日凌晨抵达北京,上午参加完中俄总理会晤,下午就马不停蹄的来到新华社,通过新华网与中国网民互动交流。
身着黑色西装的梅德韦杰夫,搭配白色衬衫,胸前俄罗斯国旗图案的徽章闪闪发光,尽显领导人的干练、自信;娃娃脸、一双迷人蓝眼睛又让梅德韦杰夫不失亲和力。
“下午好”。在访谈正式开始之前,面带微笑的梅德韦杰夫先用中文和中国的网民打了个招呼。
早在他访华前一周,新华网在重点位置,开设专区征集问题。截止访谈前,共征集到问题2178个。看到有如此多的问题,梅德韦杰夫高兴地说:“我非常乐意,一直非常乐意与网民交流,非常高兴与中国网友交流。”
1965年,梅德韦杰夫出生在列宁格勒(今为圣彼得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大学教师,从小接受传统教育。1990年,他毕业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副博士学位,而后留校任教。在当了九年老师之后,受普京之邀,梅德韦杰夫步入政坛。
梅德韦杰夫今年48岁,虽然年轻,但阅历颇丰。他出任过事务繁琐、直接为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服务的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和总统办公厅主任,出任过世界最大的天然气集团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董事长,主管过经济工作。 2008年,当选俄罗斯第三任总统。
梅德韦杰夫对中国道家思想情有独钟,《道德经》是他处理国内事务时的重要参考。2008年,时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在北大演讲时,引用《道德经》中的名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2010年,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他建议国际社会遵老子教诲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被人们称为是“老子的信徒”。
对于老子的名言,梅德韦杰夫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老子强调,人的言论要慎重一些,要说得少一点,好一点。”“他曾经说,战胜别人的人很强,但是战胜自己的人更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说法,针对任何人、任何生活场合都可以使用,因为克服自己是最难的。每一个人要克服自己,要战胜自己,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
“中国的整个文化都很有趣,它是丰富多彩的,也包括中国的医学,现在中医在全世界都非常受欢迎,包括在我国。也包括中国的电影,也包括中国菜,中国菜在全世界也是非常受欢迎。”
梅德韦杰夫曾访问中国多次,称自己是中国的“常客”。他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在北京大学发表过演讲,去大连拜谒过苏军烈士墓,到上海参加过世博会活动,还赴海南出席过博鳌论坛2011年年会。这次,他将去安徽访问。
“俄中两国关系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高度不仅体现在两国所有关系的综合规模,也体现在两国关系当前的水平。”梅德韦杰夫在访谈时表示。“这一切,近几年来我都亲身经历过。俄中两国将目前的双边关系定位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个表述背后是很大的双边贸易额,已接近1000亿美元。上午,我在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谈期间,双方谈到1000亿美元并不是极限,我们甚至可以达到1500亿、2000亿美元,或者更多。”
目前中俄在能源、人文交流等各领域开展合作,双方不断举行大型活动。从2006年开始两国互办主题年。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是俄罗斯“中国年”,2009年、2010年是俄中互办“语言年”,再后来是两国“旅游年”。两国即将举行“青年交流年”。“这么高的水平,我们两国关系从来没有达到过,这是一个好事情,因为我们是邻居。”梅德韦杰夫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