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选美、选举、选修,但是您听说过“选穷”吗?这样的一幕最近就在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一个班级内上演了,按照学校的要求,那么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诉说自己的家到底穷成什么样,由同学来进行评选,按照评选得票的高低来决定同学们都能够获得什么样等级的助学金。(10月18日《新闻1+1》)
“富二代”看到这则新闻也许只是当个乐呵,而“穷二代”看到之后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新闻中提到的“选穷”不是个例,这在全国很多高校都真实发生过,媒体也不止一次报道。这种助学金的评选方式是非常残忍的,是对人的一种极其不尊重的行为。“富二代”“拼爹”拼得趾高气昂,可让贫困生自爆其丑,互相“拼穷”,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助学金是赏给你的,你就该付出自尊的代价。
这就有种“嗟来之食”的意味。学校原本的考虑也许就是想让助学金发放过程公开透明,毕竟贫困生很多而助学金名额就那么几个,通过学生民主投票的方式谁都不会有怨言。可这看似公平公正的投票选举,给那些贫困生带来的创伤,难道学校没有考虑过吗?几千元的助学金,对于每个贫困生来说都是雪中送炭,但要选出仅有的几个人获得这笔助学金,需要教师一个个亲自询问调查,甚至入户走访,工作量非常大,所以让贫困生自证其困,就是个笨办法、懒办法。至于学生的自尊心,跟自己的工作量比起来就显得不足道了。
民主投票是一种“程序正义”,而当以牺牲他人隐私为代价时,“程序正义”就会变得特别残忍。其实学校可以研究一些聪明的办法进行贫困生的筛选。例如把选拔标准多元化一些,加上考试成绩、在校表现等更容易量化、学校能够掌握的指标。这样贫困生只需提供证明家庭贫困的“三方证明”,学校通过现有的评判标准进行筛选,这样既保证了公平性,又不会践踏贫困生的自尊心。
国家设立助学金,是为了让贫困生放下费用的负担,更好地接受教育。而要以伤害自尊的方式获得救助,费用的负担少了,心理的负担却加重了。现在教育的弊端就在于此,总是把学生当做被管理者,给他们好的条件,让他们上得起学就算完成任务,对于学生的心理关怀少之又少,甚至主动伤害学生的心灵。这些问题应该是教育管理者多多思考,亟待改进的。
文/杨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