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为期两天的讨论中,在350多位来自两岸的各界人士、专家学者的思想火花激荡下,产生了19项“共同建议”后,在广西南宁顺利落下帷幕。中共中央台办主任张志军在闭幕式上指出,共同建议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回应了两岸交流合作全面发展的新期盼、突出了两岸交流合作的机制化建设、彰显了两岸齐心协力振兴中华的共识。“共同建议”充分表明,国共两党对于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共同振兴中华,进一步增进了共识,指明了方向。
自2006年举办第一届以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作为两岸重要的沟通平台,汇集两岸产官学专家共聚一堂,交换意见,为两岸经贸文化搭建起一座交流合作的桥梁。每届谈论达成的共同建议,均为现实两岸政策提供参考导向,是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一直在两岸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政策先驱作用。
顺应两岸关系发展潮流 为两岸交流开辟新前景
本届论坛以“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振兴中华”为主题,“推进两岸经济科技合作、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深化两岸教育合作”为议题展开讨论,契合两岸全面大交流的大背景,继续本着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与两岸同胞福祉大义的精神,努力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探索前进道路。
“加强两岸科技交流合作,蓄积民族振兴的创新动能”、“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夯实民族振兴的经济基础”、“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凝聚民族振兴的精神力量”、“密切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培育民族振兴的人才资源”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论坛开幕上提出的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四点意见。各专题论坛达成的多项共识与19项共同建议的提出对这四点意见给予了积极的反馈。
推进两岸经济科技合作方面,专家学者关注ECFA实施成效以及未来协议的签署问题,并对海峡两岸共同面对的经济转型问题进行讨论;希望两岸科技界、产业界能够携手合作,通过平台搭建、机制化合作推动两岸经济科技共同发展。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手牵手”,两岸文化交流为“心连心”。加强两岸文化合作方面,专家学者针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打造中华文化软实力等议题进行讨论,教育合作制度化问题得到关注,主题论坛针对文化产业合作亦产生七项建议。这些极富启示的意见和政策建议,都集中体现在19项共同建议之中,是各不同背景的精英人士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两岸交流合作提出可能的努力方向,增添了新的动力。
两岸通力合作抢占全球领先地位 共同振兴中华民族
相较于前几届论坛的议题与讨论内容,本届论坛的世界视角与全球观点成为亮点之一。开幕式上,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指出,在极端气候的冲击之下,可以预见未来绿能、环保、能源、农业及生技等相关产业,将成为“人类最急需的产业”。故两岸可在这些领域通力合作,以科技创新突破技术障碍,抢占全球领先的地位。
共同建议第三项指出,“两岸应共同面对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密切两岸经济合作基础上,探讨和协商同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相衔接的适当方式和可行途径,提升两岸经济实力及全球竞争力。”本届论坛19项共同建议中,有五项都提及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本届论坛文化专题论坛上,“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两岸文化产业应携手共进,打造中华文化软实力。”这一议题亦被反复提起,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如何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成为探讨的焦点之一,这正是共同振兴中华的题中之义。
中共中央台办主任张志军在闭幕式上指出,“共同振兴中华”这一主题,体现出国共两党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两岸同胞共同愿望,进一步坚定了共同实现民族振兴的信念,进一步明确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进方向。
新形势下,两岸应继续扩大深化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优势整合,提升应对外部挑战的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造福两岸同胞,携手致力实现民族振兴。如果把“扩大交流合作”比作继续为两岸交流搭建桥梁,那么“两岸共同振兴中华”便如同为两岸发展插上的一对羽翼,这一目标的提出,让两岸共同发展有了更为全局的视点和共同情感归宿,必能引领两岸交流合作拓展新局面,开辟新前景,取得新成就。
相关链接
李克强在中南海会见东盟十国经贸部长访华团
俞正声、吴伯雄出席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2013)》白皮书
赣州网推出“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专题
专家:南海争端不会影响中菲经贸合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