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业污染,我们首先想起的是农药、化肥、污水这些“老面孔”。近年来,农业污染又出现了一张“新面孔”——残留地膜。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海南农业地膜一年消耗量超万 降解难回收难[图]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3-10-29 10:42

  我省农业地膜一年消耗量超万吨,它难降解易致地力下降,而它的清理与回收却举步维艰

  核心提示

  说起农业污染,我们首先想起的是农药、化肥、污水这些“老面孔”。近年来,农业污染又出现了一张“新面孔”——残留地膜。

  我省农用地膜的使用量每年都在增加。仅去年冬种瓜菜期间,我省种植农业地膜消耗量就超万吨,相当于我省每年一次性塑料包装袋消耗量的一半。

  残留地膜的危害更甚于城市中的塑料袋,对植物、土壤等的影响不容小觑。它无法降解,增加了土壤的不透气性,加上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耕地面临严重的地力下降。

  农业地膜越用越多,而清理与回收却举步维艰。

  残破的地膜夹杂在土壤中、堆积在田埂旁、悬挂在树枝上……再不及时有效治理,我们也将重蹈外省“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目击

  空中,黑色残膜迎风飘地里,残破地膜半埋半掩

  G225国道边的田洋,备耕的土地夹杂着残留的地膜,周围一片寂静,没有灵动的飞鸟,毫无生机可言……这与1962年一部闻名世界的环保图书《寂静的春天》中所描述的景象非常相似。

  《寂静的春天》描写的是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

  但,这里是澄迈县美亭镇黄竹村。

  再往北大约2公里,在一处香蕉园地,香蕉苗刚种上一个多月,地里一样夹杂着许多没有清理的地膜,有黑色地膜、蓝色包装膜。一阵风吹起,挂在树上的残膜“迎风飘扬”。

  “这些用过的地膜沾满农药和土块,送给人家都不要,只好堆在园边……”正在施药的老农不以为然地说。

  “这些垃圾膜有啥好拍?都是去年冬天种反季节瓜菜留下的,哪有人有精力来管。”10月22日,记者在海口市新坡镇采访,在一旁收割晚稻的阿婆看到记者拍照,好奇地说。

  田洋里,残留的地膜半埋半掩,由于日晒雨淋,地膜残缺不全,田边杂草上也挂着不少条状的地膜。

  利弊

  都知道地膜省钱省力却不知残留地膜危害大

  地膜残留是一种新型的污染。在地膜覆盖技术应用的初期,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地膜覆盖技术的增温、保肥和增产效果,对地膜残留污染问题关注很少。许多人以为残留的地膜用手捡一捡或者翻到地里,就处理好了,哪里会造成污染?目前,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

  利:铺地膜省钱省力还增产

  在澄迈白莲镇南兴村田洋上,一年一度冬种拉开序幕,—片片整齐划—的地膜铺在田间。

  田洋里,来自贵州毕节的刘庆平正在铺盖地膜。盖膜前整平畦面,两人一组将薄膜展开,手拉紧薄膜使其紧贴地面,将地膜两端用土压严,同时在膜的两侧用土压严,防风吹移地膜。

  “种一亩辣椒铺地膜需要80元至100元,最大的好处是不用除草,减轻劳动强度。假如不使用地膜,最少每半个月要除一次草,两个工作日人工费用需要120元。种一季辣椒大约2个月,每亩辣椒地铺地膜可以省去除草工费、除草剂费约480元。”老刘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今年他和3个老乡承包了110亩地种植辣椒,光是地膜栽培这项技术,就让他们节省费用约5万元。

  省钱省力仅仅是地膜栽培优势作用之一。

  覆盖地膜后,可提高土壤温度2℃-4℃,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提早结果,提早上市10天-15天。同时,地膜还可以防止雨水冲刷,保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据统计,使用地膜栽培可以提高效益20%-30%。

  我省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去冬今春全省瓜菜种植面积、产量、出岛量分别达300.4万亩、450万吨、325.6万吨,我省农民收入同步提高,这离不开我省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栽培等农业技术。

  弊:不易降解破坏土壤肥力

  1990年代初,农业部对全国17个省份的调查表明,所有地膜覆盖过的农田土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留污染。

  “地膜可在土壤中存留200年至400年。”中国农科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严昌荣教授关注农用地膜的污染与防治多年。

  严昌荣教授在《农用地膜残留污染的现状与防治》一书中提到,地膜很难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光降解和热降解。由于地膜不易分解,残留在农田土壤中的地膜对土壤特性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最主要的是残留地膜在土壤耕作层和表层将阻碍水渗透,影响土壤的吸湿性。残膜还可能使土地孔隙度下降,通透性降低,一定程度降低土壤肥力水平。结果必然造成农作物种子发芽困难,根系生长发育受阻,农作物生长发育受抑制,导致产量下降。

  有关专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产棉地区棉田耕层中地膜残留量平均为265.3公斤/公顷,并且随着覆膜年限越长,污染越严重。残膜污染严重的土壤会使小麦产量下降2%-3%,玉米产量下降10%左右,棉花产量则下降10%-23%。西部产棉区的农民现在已经不得不进行手工和机械清理残膜。

  此外,地膜与庄稼、牧草混在一起被牲畜误食,会引起病害,甚至导致牲畜死亡。而个别农民对残膜采取了焚烧处理方式,浓浓黑烟污染了空气环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去年冬种后,农闲地里留下了许多瓜菜叶。村民赶牛到地里吃草,结果牛误吃了残留地膜,不停吐白沫,后来找来镇上兽医才解决。”海口市新坡镇东山仔村一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农闲地虽然草料丰富,但遍地残留地膜,放牛的村民往往避而远之。

  数据

  4年使用的地膜可以装满3420辆卡车

  省塑料行业协会秘书长周鸿勋统计,我省每年一次性塑料包装袋消耗量约2万吨,其中多数为不可降解塑料袋。

  令人吃惊的是,2012年冬种瓜菜期间,我省农业地膜消耗量约1.12万吨,相当于我省每年一次性塑料包装袋消耗量的二分之一。

  去年地膜覆盖面积达240万亩

  1998年,海南开始引进地膜覆盖技术。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通过对外科技交流,从日本引进一整套的地膜覆盖技术。从1983年起做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极大地提高了部分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如今几乎全国都能看到地膜的使用。截至2011年底,我国地膜用量达到125.5万吨,覆盖面积达3亿亩。据测算,未来10年,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有可能达到5亿亩,地膜用量将达到200万吨以上。

  据我省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我省推广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分别100万亩、120万亩、224万亩、240万亩。

  省农业厅相关人士介绍,今年10月15日,省农业厅发布关于切实抓好今冬明春瓜菜产销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全省计划种植面积300万亩,同去年基本持平,地膜覆盖栽培普及80%以上,即240万亩以上。

  4年地膜使用量约3.42万吨

  冬种瓜菜地铺设厚度0.008毫米、宽90厘米的地膜,每亩大约需要5公斤地膜。以此推算,2009年至2012年的4年冬种瓜菜期间,我省推广地膜覆盖栽培面积约684万亩,地膜使用量约3.42万吨。若用载重10吨的卡车运输的话,需要整整3420辆卡车。

  按照我省发展热带高效设施农业速度,这些数字每年还将增长。

  农用薄膜的使用量每年都在急剧增加,残留在农田里的薄膜也不断增加。

  “这块地原来是种辣椒的,现在轮作种香蕉了。耕地时,地里残留了许多地膜,根本没法捡干净。花钱雇工慢慢捡,成本太大,干脆耕地时让它直接埋到地里。不过,残膜以后越积越多,这地还咋种东西?”澄迈县美亭镇国道旁的香蕉园,种植户指着残膜担忧地说。

  谋变地膜不能一禁了之

  面对日益加剧的残留地膜污染危害,有人问,海南种植瓜菜不使用地膜,残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这么好的技术为什么不用啊?”对此,很多农户反问。

  不能因噎废食,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相对成功的技术,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解决地膜残留。

  在采访过程中,种植农户告诉记者,假如禁止使用地膜覆盖栽培,种植过程无法抑制杂草生长。为了减少雇工除草费用,他们也许会加大使用除草剂的次数和剂量,届时可能又会出现另一种污染源。

  降解难?

  补贴扶持生物降解地膜

  “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代替塑料地膜。”这是记者调查中听到最多的声音。

  省塑料行业协会秘书长周鸿勋说,在今年东盟博览会上,省内7家塑料制品企业和湖北一家高科技环保企业签约合作。该环保企业是国家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是生物降解材料中国国家标准起草单位。

  “我们一样可以生产生物降解农业地膜。”7家签约企业之一的海口琳雄物资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雄很有信心。该公司签约后,眼下正在进行生物降解原料购物袋生产。

  生物降解农业地膜是一种用淀粉等生物材料生产的地膜。它使用一定时间后,可以在土壤里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吴雄说,生产购物袋的生物降解原料一样可以用于农业地膜生产。但是,这些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属于新型材料,在海南的温度、空气湿度、土壤和地形等情况下,是否能达到完全降解?这还要进行科学的试验、论证和总结,才能决定是否全面推广。

  推广应用降解地膜是解决残留地膜污染问题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业界共识。但降解地膜产业发展仍面临多个“拦路虎”,最大的难题还是较高的推广成本。

  从售价比较,普通塑料地膜1吨约1万元,而降解地膜1吨要两三万元,成本是前者的几倍。

  “为了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政府补贴以及政策扶持。希望政府部门研究推出一系列举措,扶持产业链上的农户或企业,真正推广降解地膜。”业界呼吁。

  回收难?

  罚赏结合鼓励回收地膜

  今年,海南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于6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及时清除、回收农用薄膜及其他农业投入品包装物。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很不乐观。

  “地里这些膜没人回收吗?”

  “卖不了几个钱!还不够雇人工费用。”在海口市新坡镇田洋,农户很坦白地说。

  该农户说,每季种完瓜菜后,这些膜丢弃在地里,直到第二年冬种时才清理。有些地膜已成碎片,要么集中燃烧,要么翻地时将碎片往地里埋,根本不会想到回收,因为回收地膜很麻烦、成本很高。

  记者致电海南一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对方明确表示,用过的地膜与泥土混杂在一起,几乎没有回收再利用的价值。

  “地膜覆盖机器已经被列入海南省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中央给予每部400元补贴。”种植农户说。但是,地膜回收机器却没有被列入补贴范围,说白了,这些残留地膜的回收还没引起足够重视。

  有关人士建议,我省可以吸取甘肃省经验,加快建立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目前,甘肃已逐步形成农户捡拾——网点回收——企业加工3个环节相互支撑、相互约束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网络。

  甘肃根据各地地膜使用及污染情况,扶持建立一批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带动周边地区废旧地膜及废旧塑料制品的回收加工及再利用;在乡镇建立废旧地膜回收站(点),方便农民交售;结合地膜补贴开展“以旧换新”工作。

  2011年,甘肃省回收利用废旧地膜4.57万吨(折纯量),回收利用率达57.1%,棚膜基本做到了100%回收。

  “我省将尽快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我省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助推海南农业绿色崛起和农民增收。”省农业厅负责人就农业废弃物回收与处置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后说,关于废旧地膜的回收与处置,将采用市场竞争机制,实行激励、处罚、补贴相结合,可按实际回收处置量实行补贴,研究回收补贴具体办法。

  地膜薄?

  出台更为严格“限膜令”

  目前,我省实施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限塑令”。作为绿色之岛、生态之岛的海南成了全国限塑的“排头兵”。

  《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这一《规定》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更为严格。

  《规定》明确要求,在海南经济特区内禁止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厚度在0.03毫米以下(含0.03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对于0.03毫米以上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塑料购物袋,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据了解,目前我国依然执行1992年制订的国家标准规定,聚乙烯(塑料)地膜的厚度不应低于0.008毫米。

  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种植户为了降低种植成本,往往使用0.006毫米的超薄膜,甚至还有人使用0.005毫米的地膜。

  越薄的地膜强度越低,抗拉能力越差,更容易老化,更易残留土壤中,破碎后碎块更小,难以捡拾,相应产生的地膜残留量就越大。

  “0.006毫米农业地膜仅是我省规定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袋0.03毫米标准的五分之一。”省塑料行业协会秘书长周鸿勋说,应该限制不符合国家标准农业地膜的流通,或者制定更严的标准来限制地膜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我省近4年地膜使用情况

 

相关链接

陕西山阳村干部为应付检查演闹剧 空地上覆地膜

 

相关链接:
陕西山阳村干部为应付检查演闹剧 空地上覆地膜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李英挺] [编辑:冯丹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