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页岩气领域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无疑深深的刺激了中国政府。
然而,这种带来“能源革命”的非常规能源在中国正遭受冰火两重天的境遇。一边是政策的力推和媒体的热捧,另一边却是投资方热情不断下降,手握大把区块的“三桶半油”仍未真正准备好全面投入。
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页岩气产业政策》,将页岩气纳入战略性新兴行业,并规定页岩气出厂价格实行市场定价,还将对页岩气开采企业减免矿产资源补偿费、矿权使用费,研究出台资源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激励政策。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383改革方案”也提出将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作为独立矿种,纳入矿权管理,加速相关资源的勘探开发。
尽管利好政策不断,但真正投身这一领域的业内人士却难言乐观。
最近一家会务公司因为没有邀请到足够多的参会嘉宾而取消了他们的页岩气论坛。而正在酝酿的第三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也迟迟没有定下时间表。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解析中国页岩气发展的困境:页岩气这碗饭,吃不着的人争着想吃上,但真正端着这碗饭,却不知道怎么下口。
纵观美国页岩气革命,其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两点,第一,降低成本,让页岩气具备商业化的条件;第二,市场化运作,使得社会资金持续进入。
反观中国,整个环境特别是地质条件与美国完全不同,美国的资源主要在平原浅层,而中国的资源基本上埋藏于山区深层,对于美国积累的技术无法照搬,必须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摸索。最重要的是,美国的资源和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而我们的上游还是被几大央企所垄断。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做出的报告显示,页岩气资源有利区,绝大部分与“三桶半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陕西延长石油)的油气田重叠。
而与“三桶半油”拥有的丰富资源相比,他们过去3年在页岩气上的投入却非常有限。三年打100多口井,总投入资金大约只有100亿元人民币。而在美国,开发页岩气的现金流在2005年就达到1600亿美元。
尽管业内一直呼吁将“三桶半油”的页岩气资源分配出来供市场化招标,但在中国国情下,想要动“三桶半油”的奶酪绝非易事。根据国土资源部现行的政策,原有探矿权的企业可以优先获得作业区内新发现矿种的探矿权,企业只需要在国土部门申请变更勘探矿种或新增矿种即可。
事实上,在页岩气第二轮招标时,由于拿出的区块都是地质条件复杂,难以开采的“边角余料”,已受外界所诟病。
有参与企业人士大吐苦水,“当初不了解这个行业,以为页岩气是朝阳产业,等进去才发现,这些区块根本不具备商业化的条件,吃亏上当,现在是有苦说不出。”
而更有人士直言,如果不动“三桶半油”的奶酪,不开放最核心和主要的区块,页岩气的市场化招标将难以持续。
然而,面对外界的质疑,“三桶半油”们一方面积极维护自己的区块利益,另一方面对于目前不能带来丰厚利润的页岩气依然态度谨慎。
根据去年年底国资委对央企负责人的考核办法,央企负责人任期考核将更加注重总资产周转率、经济增加值等质量和效益指标。这就意味着,央企要改掉以往追求规模扩张和眼前利益的做法,并考虑每一步投资的效益。
如此,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现在便成钱钟书所描述的“围城”,墙外的人拼命想挤进来分一杯羹,而墙里的人看到的更多是风险和薄利而不愿真正的投入开发。
相关链接
页岩气晋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7只龙头股引关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