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路虎
一位大学里的文学老师,因为“真的不会英语,考不过。”只能等到50岁才评上了副教授
学完丢
曾参与震后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的地质勘探专家级人物,考过职称英语后,再没翻英语书
因为英语等级考试挂钩学位证,曾经不少大学毕业生的命运就此改变,网友们戏称那是一段“被英语耽误的青春”。昨日,本报推出关注英语改革系列报道后,不少读者打进热线,讲述起自己“被英语耽误的晋升”,称职称英语成为了不少人职业发展的一只拦路虎。
不少读者呼吁,在更多不需要使用英语的行业职称评聘上,应取消与职称英语的挂钩。
职称英语往事
它带走的
等了10多年 免考年龄终评教授
说起“被英语耽误的晋升”,市属高校的王老师谈起了一位文学老师的曲折经历。按照这所市属高校的规定,工作10年以上的老师就有资格评副教授。而这位文学老师从30多岁一直等到了50岁,才如愿以偿。这期间的拦路虎,就是英语。
王老师曾听他叹息,“评职称太折腾了,我真的不会英语,考不过啊。”这个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教师,英语学习原本就是空白一片,加上他教的又是中文,根本无暇顾及学外语。不得已,他只能等到50岁(四川规定,50岁后可免考职称英语),才评上了副教授。
虽然在四川民俗、方言的研究上在川内独树一帜,并出版多本著作,但四川师范大学黄教授也感叹,自己的教授职称也是到了51岁才评上,“如果要考英语,我是一定没资格的”。他认为,英语对很多学科固然重要,但对于他的研究方向来看,“实在用不到”。
它衍生的
每年数百人因作弊无成绩
围绕职称英语考试也衍生出了教辅材料、培训等很多产业。
成都商报记者从一家教育考试书店老板处了解到,目前四川的职称英语考试允许带字典入场。但即便可以查字典,极少数职场人仍选择了铤而走险,寻枪手、买答案。据省人事考试中心每年向媒体通报的情况,替考、作弊的现象也并不少见。
2012年根据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下发的雷同答卷的监测结果,共检测出四川雷同答卷涉及考生141人;考试现场共抓获501名涉嫌作弊的违纪考生,这些考生最终都被取消了当年成绩。2011年的考试中共发现雷同答卷考生356对,涉及考生494人。
它留下的
辛苦考过A级 却不认得常用单词
费尽周折拿到职称英语证书后,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证书除了帮自己升职,并不能给他们的英语水平带来多大改变。
15年前,杨平在评上高级职称后,就一头扎进深山老林里做起了地质勘探,如今他已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级人物,也曾参与震后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可在他的印象中,自己根本没机会翻英语书,从那次职称英语考试后,他已告别英语15年了。
市民陈琳(化名)的妈妈是一位杂志社的编辑,在多个培训班训练及一次重考后,考过了职称英语的A级,得以晋升高级职称。但是陈琳仅一个小测试,妈妈的英语水平就露馅了。前段时间,她带妈妈去了一趟国外,妈妈连商场的出口都找不到,“她连exit这个词都不懂”。
合理化之路
全省已取消初级职称挂钩
中医、考古彻底脱钩
面对社会各界的争议,国家主管部门对职称外语考试的态度也有所转变,正试图慢慢改变考试“一刀切”的现象,这两年,全国各地都在相继开展职称英语考试改革。如山西、福建、江苏、贵州等地,已主动取消部分职称外语考试。
2004年4月,南京市要求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在申报评审时,外语、计算机和继续教育将不作必备要求。2007年,贵州也取消了“中级职称必须考外语”这一实行了20年的规定,包括22个高级职称也同样取消外语考试,成为地方人事部门对职称外语考试取消力度最大的一次。
四川近年也在对职称外语考试进行微调整。
记者从四川省人社厅了解到,2005年,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四川省职称外语考试等级标准及免考规定》,从2007年起新增了7类专技人员可免于职称外语考试,自此,申报初级职称不再需要考职称英语。
在7类免考人员中,“从事民族医药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可比照与拟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相对应的外语等级,参加同等级医古文考试”这一项最受社会肯定。毕竟,英语职称考试此前曾是不少职业中医师职场晋升的拦路虎。中医必须过英语关,这让不少中医人难以理解。
(原标题:职称英语拦路 熬到50岁才评副教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