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的艺术,带刺的鲜花,民主越多,花越鲜艳
那些跟随陈玉理夫妇创作漫画的农民,如今的境遇也大不相同。有人凭借漫画才华吃到财政饭,也有人靠漫画进城买了汽车和商品房,大部分人继续留在农村一边种地一边创作。
但是,面对如今漫画所处的时代,他们大多感受到,“漫画的阵地正变得越来越少”。
在80年代经历辉煌、创造过单期销量130万份成绩的《讽刺与幽默》,后来由《人民日报》文艺部转给销量较大的《环球时报》主管。
《漫画世界》在上海停刊时,得知这一消息的华君武感慨:“这么大的一个上海,就养不活一本漫画杂志?”
曾经犹如春笋般生长出来的漫画类报刊以及专栏,又日渐消失。当年,很多中央、省级甚至地级市报纸都效仿《人民日报》,设立漫画专版或者专刊。但近年来,这些繁荣一时的漫画专刊和栏目大部分都被撤掉。
作为那些依然在创作漫画的人,邱县青蛙组的郝增茂、胡延亭、王俊卿等人,在他们看来,漫画正在被市场抛弃。
“现在年轻人都爱看大眼睛、长头发的动漫,那些东西只是娱乐,没有思想性和内涵。”说起占据更多市场的日韩、欧美动漫,性子一向温和的陈玉理,语气也忿忿。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讽刺与幽默》首任主编英韬曾说:“漫画界受社会上行业化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无聊的媚俗的趣味不高的创作倾向。作者不关心社会现实,创作逐渐远离生活。”
消失的或许不仅是版面和市场。李青艾和学生胡延亭——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漫画作者,都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了一场有关“传统讽刺漫画是否已经过时”的争论。
这场争辩发生在《河南漫画月刊》几位年轻编辑和以英韬为代表的漫画家之间。前者认为,“漫画只需幽默,不要再讽刺”。但是,英韬等老漫画家坚持,“漫画不仅要幽默,还要讽刺。如果失去讽刺,这种艺术就失去生命”。
就在漫画失去兴盛时代的同时,在一些文艺评论家看来,同样是民间讽刺艺术的相声也在逐渐走向衰落。
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近年来,由于缺乏好作品,我国相声创作一直处于低谷。”
作为讽刺大师,华君武也是一位相声爱好者。他的朋友回忆,有一次正和华君武聊天,当电视上开始播侯宝林的相声时,他立马停下来,说:“不好意思,我要开始做功课了。”
华君武曾经画过一幅讽刺相声的漫画,批评有些相声“不幽默,也不讽刺”。
1979年,《文艺研究》杂志编辑部和文学艺术研究美术院,邀请华君武、侯宝林、郭全宝、丁聪、方成等漫画和相声界的名家,召开了一场漫画和相声座谈会。
在报道这场座谈会的一篇题为《如何让讽刺的艺术盛开——漫画、相声座谈会侧记》的文章里,作者写道:“同志们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检验讽刺艺术。”
这些参会的漫画和相声大师,几乎无人质疑这个观点:幽默与讽刺是漫画和相声的鲜明特征和艺术功能,是它们的生命。
同时,文中还写道:“大家体会到:漫画和相声是同民主(政治的和艺术的)联系在一起的。讽刺的艺术,带刺的鲜花,民主是它的肥沃土壤,民主越多,花越鲜艳。是啊!这历史的经验多么可贵!”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