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悬迷:饱受诅咒的济南双乳山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3-11-17 08:48

  在长清区归德镇南部,有一座双乳山。在双乳山脚下,有一个小山村名为双乳村。

  如今的双乳山已经快被挖成平地了,这座山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宝山”,因为已经被证实这山底下埋着大量的文物有待发掘;但当地许多人提起这座山,无不恐惧,因为山下的双乳村村民曾莫名其妙地发病、死亡。

  而村民们认为,这些都和双乳山有关。近日,记者走进长清双乳山,一探究竟——

  双乳山有个神秘诅咒

  在双乳村西古道边,曾有一块古石碑,碑文上写道:“庄前旧有双乳山一座,虽非出名大山,庄中赖以平安。凡接脉之处与庄内有关,相传如有开动接脉之处,庄中即出不意之祸。是以屡次禁止多年,无人开动取石。”

  碑上这些文字似乎是某种诅咒,当地老百姓称这石碑为“封山碑”。正是因为这封山碑上的文字,使得这座山诡秘异常。

  作者:  钟江为、娄静 上个世纪60年代,周围的老百姓不顾封山碑上的劝诫,开始从山上取土。村里一些年长者对此深表忧虑。

尤其是在70年代后期,眼看着周边的一些村子开始发家致富,双乳村里的一些年轻人终于按耐不住了,他们不顾村里老人们的反对和封山碑上的神秘“诅咒”,开始大肆在双乳山上开采山石,外运牟利。

  然而,接连发生的一些怪事,让村民们惊呆了。

  作者:  钟江为、娄静 村民的残疾和生病死亡究竟和开采山石有没有联系呢?难道这只是一个巧合?大家都说这只是迷信罢了,但发生的事实还是给双乳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一种恐惧和敬畏的复杂心情中,村民们曾一度停止采石。

然而许多年过去了,村里的年轻人又开始动起了双乳山的念头,他们不顾老人们的一再劝阻,以更快的速度吞食着双乳山……

  双乳山饱受诅咒

  作者:  钟江为、娄静 这是汉代济北王刘宽的王陵!考古队的专家们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古墓的挖掘。原来双乳山上竟然隐藏着这么大一个秘密。

刘宽的墓呈“甲”字形,直接凿岩成穴,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它分墓室和墓道两部分,总长85米,墓室深达22米。

  从刘宽墓里出土了大量的宝藏:青铜器、玉器、漆器、铁器、陶器、金饼、车马器具等2400余件。其中,刘宽的玉覆面,尤为珍贵。这些珍贵的陪葬物品可谓是无价之宝,也为考古学家和史学家研究西汉历史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  钟江为、娄静 墓的主人因诅咒而死

古墓发掘完毕,有关墓的主人——刘宽的一些故事也在村民中传开来。

  相传济北王刘宽自由放荡,无法无天。他竟然干出了一件令当时的天子汉武帝无法原谅的事……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刘宽一个人来到后花园里,他的嘴里念念有词,念出的是诅咒当今天子汉武帝的咒语。

  作者:  钟江为、娄静 刘宽诅咒皇上的事很快就被汉武帝知道了。汉武帝马上派人前往济北国,要拿刘宽问罪。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刘宽早被吓破了胆,就在天子的羁押令到达的同时,刘宽在自己的府中拔剑自杀了。

  刘宽是因为诅咒皇帝而死,难道这个诅咒又落到了双乳村村民身上?

  神秘的双乳山让村民恐惧

  如今的双乳村,依然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村里人相继得病、死去或是残疾,这是因为挖了汉墓所引发的灾难。这种说法像一条线,似有似无地拴住每个村民的心,成为一种不可逾越的恐惧和忌讳。

  在这里,村民们拒绝谈汉墓,拒绝谈疾病和残疾。一有陌生人在王陵遗址出现,村里人就变得紧张不安。

  作者:  钟江为、娄静 双乳村的村支书曹德源今年52岁,他对村里的变故最熟悉不过了。曹德源说,位于古墓北面有一户姓董的人家,老婆、儿子和女儿都相继得癌症去世,还有东面几户人家也都有患病去世的情况发生。

村民患病去世的人家有三四户,有五六个人先后去世。还有几户人家生的孩子都是聋哑残疾。

  尤其是村民宝山的死,更让村民们相信,这是神秘的诅咒惩罚他们。村民们认为,这所有的一切灾难都与古墓有关。

  作者:  钟江为、娄静 揭开神秘诅咒真相

对于双乳山的神秘诅咒和村民们的恐惧,长清区文物局局长何卫国认为这是一种迷信的看法。

  当年的那块刻有“神秘诅咒”的石碑现在已被文物局收藏起来。那块碑是当年清政府为了防止人们上山采石,故意那样写以达到震慑村民的目的。

 

  作者:  钟江为、娄静 至于这么多人得病而死的原因,何卫国认为,这可能与饮水、土质有关系,但因为没有经过卫生防疫部门的证实,也不好说。至于村民宝山的死,何卫国认为则纯粹是巧合罢了。

目前,王妃墓依然没有动工开挖,它静静躺在刘宽墓的西侧,给人们留下了更加神秘的想象。说到王妃墓没有动工的原因,何卫国说,挖墓不是说挖就挖的,国家对于文物保护有相关规定。

  因为刘宽墓在挖掘时已被破坏严重,国家只得进行了抢救性挖掘。而目前在保护措施尚不到位的情况下,国家决定对王妃墓进行挖掘是非常慎重的。

  作者:  钟江为、娄静 兵马俑诅咒——揭秘秦陵至今难解之谜

第一,秦始皇陵暗藏“九层妖塔”

  坐在飞机俯视秦陵封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一个正方形锥体,所以美国人叫它“黄土金字塔”。其实美国人错了,秦始皇陵不是三层台阶式“覆斗形封土”,而是建造在九层夯土之上的中华土木大金字塔,甚至比埃及胡夫金字塔更大。还不仅如此,秦陵地宫也是一个同等规模的“倒金字塔”。更让人难解的是,封土台九层夯土似乎暗合了“九层妖塔”之说,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一层都有妖魔鬼怪。虽是小说之言,但是空穴来风。《老子》讲哲学以建筑作比喻,有“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之说,可见在春秋就有“九层之台”建筑了,可惜还没有发现东周“九层之台”遗迹。秦始皇是个怪人,他在地宫修建30米高楼,仅仅是供灵魂出游地宫的,至于地表造“九层妖塔”之谜,看来要求救考古发现了。

  作者:  钟江为、娄静 第二,兵马俑诅咒:“兵马俑”杀死项羽

在秦末乱世,秦始皇兵马俑军团原型的秦京师军下落不明。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兵马俑军团性质,也涉及到整个帝国秦军的动向,甚至牵涉到秦帝国的灭亡、楚霸王的失败和汉帝国的胜利等诸多问题。据野史记载,曾经击垮了秦帝国的楚霸王项羽,最后却死于“兵马俑”之手。最后在乌江边斩杀项羽的5位骑兵将士,都是关中地区出身的秦人,也都是旧秦军将士,都是秦兵马俑的原型。

  垓下之战,汉军60万,杨喜、杨武、吕胜、王翳、吕马童这5名骑士能够留下名字,已经是奇迹了。在十二万分之一的几率中脱颖而出的5人,却是百分之百的旧秦军的将士,而且官职都合于秦京师军,更是决非偶然了。所谓史事锁链一环紧扣一环,最后竟然在项羽之死和兵马俑之间找到历史链接点,引出“兵马俑”杀死了项羽一事来,使人感到了历史的深沉和神奇。

  作者:  钟江为、娄静 第三,秦兵马俑坑惊现2200年前“洋劳工”

在兵马俑挖掘过程中,除了出土大量青铜器外,还发现了大量白骨。通过与部分现代人线粒体DNA数据参照,专家研究样品单倍群归属进行了初步确定,在秦始皇兵马俑坑埋葬着一具2200年前具备“欧亚西部特征”的人类遗骸,死者生前是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工,是比较典型的波斯人。

  “洋劳工”在2200年前已来到中国腹地,其意义犹如在金字塔修建者中发现了东方人一般,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  钟江为、娄静 第四,秦陵地宫果真有飞雁吗?

据《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挖掘过程中,突然有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有一位三国太守张善还见到了这只金雁。浏览史书,我们发现司马迁和班固都留下“黄金为凫雁”之说。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能飞到天空,一直飞到宋国城墙上。

  不过一个金属物体在空中飞翔要像风筝和轻气球那样简单易行,如果没有机械动力单靠自然界风力,不要说空中飞行,恐怕连起飞都成问题。再进一步分析,假设秦代有能力制作会飞的金雁,那么金雁埋入地宫之后将会不停地自动飞翔,一直在地宫内飞行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当项羽打开地宫墓道时,这个自动飞翔的金雁又沿着墓道顺利地飞出地面,然后又越过秦陵南侧数千米高的山峰飞往遥远的南方。如果这个奇闻不是传说,那么金雁的控制与指挥系统恐怕连今天的电脑也望尘莫及了。

  作者:  钟江为、娄静 第五,秦始皇陵惊现地下“国库”

中国第一代封建君王秦始皇与其地下“国库”埋葬在一起,这一消息咋一听匪夷所思。不过据官方报道,通过对秦始皇陵进行核磁扫描,中德双方考古学家不但清楚地掌握了墓穴结构,还发现在地宫中埋藏了大量钱币,甚至还有专家说钱币大部分是铜币,但也会有小部分银币。

  陵墓中放置大量“硬币”,无疑是秦朝的“国库”,这一发现太让人感到震惊了。不过由于技术问题,我们不应出于好奇就开棺掘墓。原因很简单,兵马俑退色了,马王堆辛追湿尸也变干了,北京十三陵中挖出来的一盘藕片更是化成灰了。挖掘就意味着毁坏,如果这些宝藏在地下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就让我们先不要去惊扰它们的千年沉睡。

  作者:  钟江为、娄静 第六,兵马俑坑百年后将成煤坑

由于遭受空气污染,秦始皇陵兵马俑正在缓慢风化。这些在地下埋藏了2200多年的老古董开始地面生活后,一直面对氧化、水侵的威胁,现在出现了“水土不服”症状。专家呼吁如果还不采取任何措施加以保护,那么在100年内兵马俑将会遭到更严重腐蚀,鼻子和发型都有可能消失殆尽,双臂也有可能从身体上脱落。到时兵马俑坑看上去与煤田没有什么两样,不再有任何美学价值。

  据相关媒体披露,中美两国科学家已经启动了一个短期保护计划,研究博物馆内空气污染物对兵马俑的影响,力争早日提出控制治理对策,最终从目前的抢救性保护转变成预防性保护。同时专家透露,如果拯救措施得当,兵马俑“衰老”进程肯定会被延迟,但兵马俑到底还能保持多少年,目前还不清楚。

  作者:  钟江为、娄静 第七,秦陵地宫水银是否来自旬阳?

近些年来,考古人员利用遥感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地下勘测,初步确定地宫深度达30米,足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地宫相当于现代4层楼建筑高。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封土堆上存在着严重汞异常,有人推测汞储量可能多达上百吨,这也印证了司马迁的“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描述。秦始皇为何要在地宫注入大量水银,理由大抵有两个,一是杀死入侵盗墓贼,二是防止尸体腐烂。

  水银功效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水银来源一直是谜。在陕西旬阳县有一座水银山,地质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古代采矿留下的700余处古矿洞,一般有几十米深,大洞套小洞,小洞与支洞相连,附近还出土了秦汉时期铁镢遗物。从这些文物和遗迹显示,秦时旬阳就已经是一个采汞重镇,运输水银可以沿古道经镇安、过柞水到达关中。虽然说这还是一种推测,需要进一步证实,但从种种因素分析,秦陵大量水银来自旬阳的可能性很大。

  作者:  钟江为、娄静 第八,秦陵地宫有道“防水大坝”

秦陵地宫能保存下来,不得不提一道“防水大坝”,也就是地下那道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阻排水渠其实是堵墙,底部由厚达17米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宽的黄土夯成,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这一套阻排水渠和都江堰、灵渠有得一比,北京国家大剧院也是按照这套办法来解决水浸问题的。”

  地宫的建成本身就说明了排水系统的成功,而阻水系统更是经历了2200多年时间检验。通过自然电场法和核磁共振法测出,在所推断的墓室和地宫范围内为不含水区,而阻排水渠外测的相同深度为含水区,从而证实这个地下阻排水工程迄今仍然在发挥着作用。这应该就是班固在《汉书》中所言的“下锢三泉”。

  作者:  钟江为、娄静 第九,秦陵地宫设三重防盗门

地球人都知道,秦始皇陵地宫中设有防盗机关。但要问有哪些防盗机关,偏偏没人能说清楚。相传秦始皇陵地宫的周边填了一层很厚的沙子,形成沙海。这沙海就是秦陵地宫的第一道防线,使盗墓者无法透过挖洞进入墓室。

  如果说沙海只是一种传说,那么暗弩则有明确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肯定地说:秦始皇陵中设有暗弩,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斗安置上这种触发性武器。当盗贼进入秦陵触动机关时,就会被强弩射死。与暗弩配合的机关还有陷阱等等。盗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会掉入陷阱中摔死。地宫第三道防线是水银河,大量水银像江河湖海一样通过机械运动循环流动,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尸体腐烂,另一方面使得水银蒸发的气体中含毒,也会把盗墓者熏死。

  作者:  钟江为、娄静 第十,打开秦始皇陵“预计门票每年可收25亿元”

西安是旅游重点,游客更是天文数字。每年多达2400万人,其中77.6万人是国外游客,大多数是参观兵马俑。如果打开秦始皇陵,地宫有什么珍宝不可预知,但墓地广大50平方公里,就算空空如也,在墓内行一遍也值钱,游客肯定直线攀升。有人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安排得好,秦始皇陵每年大约可以接待500万参观人次,按照每人收费人民币500元,每年门票收入将是25亿,以长线利息率五厘算,陵墓打开了,门票收入现值是五百亿,差不多超过半个李嘉诚了。

  秦始皇陵是炎黄子孙的公共财富,没有谁可以占有,但看一下那也是超级过瘾了。愿意花钱到秦始皇陵,细看一下2200多年前的中华文明的人应该有很多。赚这种钱对社会有利,对世界有利,说不定西方君子会多一点敬重我们的以往。

  原标题:悬迷:饱受诅咒的济南双乳山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编辑:刘芮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