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关于“咸阳市科协领导一行人穿着鞋套在乡间实地考察”的微博引起众多网友围观、吐槽。咸阳市科协随后作出说明,称穿鞋套是因为先进了培育种苗的培养室,后来参观大棚和示范园,因地面湿滑,被建议不要脱鞋套。(11月16日西部网)
谁都知道,网友通过网络上围观、吐槽的方式,曾经“起底”了许多政府官员。高档香烟、名贵手表、悬浮照片等等,只要是让网友“盯上”,几乎无一例外地曝光了这些领导干部的不良工作作风,甚至还为查处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线索。毋庸置疑,围观吐槽可不是什么“没事找事干”的无聊之举,而是已经成为公众监督的新方式。
同样,咸阳市的科协领导穿着鞋套在乡间实地调研考察,看起来不过是芝麻绿大的小事,之所以也受到围观吐槽,只能说明,公众对于部分领导干部爱作秀、脱离群众、搞形式主义的做法早有看法。试想一下,乡村农田里走着一群穿鞋套的领导,观感上怎么会不别扭?再说,由于无法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境,那么,本该“就事论事”的原则,只能让位于无限的联想了。
而且,不要就此觉得,对着领导穿的鞋套也要来一番吐槽,是用“小人之心”去胡乱猜疑。其实,“塔西佗陷阱”的规律已经揭示得很清楚,当政府部门如果在有些方面失去公信力的时候,不管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在说假话、办坏事。也就是说,网友的围观吐槽,直接指向的是领导干部中曾经存在的问题,只是这种类比式的围观吐槽,可能会让有的干部躺着也中枪罢了。
还好的是,咸阳市科协能够正视网络上各种质疑,对此作出了一些说明。有所回应,是一种积极接受网络监督的态度,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已经提出,要“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还指出,要“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如何实现这些宏观要求,只能在一件一件具体的网络围观吐槽事件发生之后,以实实在在的行为去化解疑问,落实要求。
当然,也许有的领导干部会认为,长期“纠缠”于网络围观吐槽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会空耗掉许多工作精力,因此会置之不理。这种观念,忽视的其实是网络监督的正能量。如果,咸阳市科协把网友们对他们穿鞋套调研考察的围观吐槽不当回事,只会让各种猜疑满天飞,势必要对自己工作的正当性产生影响。“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传统理念固然需要坚守,而面对公众监督技术条件的变化,在应对策略上同样需要有所改进。
正如有的专家所说的,“你把事实说清楚,让网友们去检验去辨别,最后留下来的肯定是真相。”网络上出现的咸阳市科协领导穿鞋套调研的图片,不能完全验证“有图有真相”的网络惯例,网友们也会用自己的个体经验来判断,所以在网友中才存在不同的声音,而网友间的争论,最终还是要靠当事人提供的解释来消弭。唯有及时有效的解答,才会让误解的吐槽得以纠偏,从而塑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也让网络监督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