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中国30个临床专科的1579名著名专家学者参与评审、以学科水平与科研能力为评审标准的《2012年度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出炉,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位列排行榜前三。(11月24日《京华时报》)
“最佳医院排行榜”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一面是,在为患者提供更好求医向导的同时,也有利于医院审视自己的实力与差距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建设措施。不利的一面是,在医疗资源与医疗水平仍显著不平衡的情况下,将导致患者求医更加盲目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另外,单纯以学科水平与科研能力为标准的排名,也不利于其它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从趋利避害的角度,“最佳医院排行榜”可更细致一点。
更重要的是,如果单从学科水平与科研能力为评审标准,目前的医院等级就可以反映大概,当地最好的医院大概是那几所,当地居民实际上也大概有数,因此这类排行榜并不是当下最急需的。除了医院的学科水平与科研能力,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效果、就医环境、医疗费用、就医过程中的方便性、医德医风、服务态度等,也是病人选择就诊医院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最佳医院排行榜”既可以对单项指标进行排名,也可以综合这些因素之后综合排名,这样,不仅对医院提高竞争力的努力方向更明确,也对患者有更强的导医功能。
在患者的角度,一般也只有在大病或疑难杂症时,会选择去这些学科水平与科研能力“最佳”的医院;大多数时候,还是会就地就近选择。而问问恰恰在于,实力最强的几家医院已经几乎妇孺皆知,而大多数的中小医院、专科医院、诊所却是鱼龙混杂,患者除了挤向这几家“最佳”医院之外,就只能“抓瞎”了。因此,在需要全国综合实力“最佳医院排行榜”的同时,更需要专科实力“最佳医院排行榜”和所在地各类“最佳医院排行榜”。
而在“最佳医院排行榜”的制作主体方面,仅有著名专家学者参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排名的权威性,但医院的主体功能还是治病救人,真正最有发言权的可能还是患者,因为在对“最佳医院”的评判标准上,专家学者的标准与患者的标准是有差异的,前者主要是用学科水平与科研能力来评价,后者主要是从医疗效果与医疗费用的角度来评价,两种评价标准并不会在实践中必然趋同。因此,在制作“最佳医院排行榜”的时候,应该将导医功能放在出发点和落脚点,至少应该将患者的意见纳入其中。
另外,目前“最佳医院排行榜”上的医院,基本集中在少数几个省会城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现实,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不应该对此视而不见,而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着力解决。当然,尽管民间制作的“最佳医院排行榜”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民间的热议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在对医院的分类管理上还存在严重缺位的问题,这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文/允小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