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海南“夹心村”基建滞后 部分村民跟家禽睡一起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3-11-28 09:24

        

        近些年来,海南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经济得到了很大改善,一批批美丽乡村脱颖而出,城乡差距正逐渐“拉平”。即使是重点贫困地区,经过大规模扶贫开发,经济社会也得到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没有“贫困户口”得不到资金扶持,海南省非重点贫困地区贫困村(“夹心层”贫困村),发展受到限制。至今,这些村庄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生产生活等仍不尽人意。

        据统计,海南省贫困“夹心层”村庄有140个行政村、499个自然村,总人口19.5万人,主要分布在儋州、澄迈、海口、琼海等地的火山岩地区、干旱地区和耕地匮乏地区。

        如何帮助这些“夹心村”的乡亲尽快脱贫致富,让他们一道分享现代化成果,是我们急需破解的难题。

        夹心村

        即非重点贫困地区贫困村,也叫“夹心层”贫困村,指“两个十年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2011-2020年)实施期间,在非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没有被列入贫困村和特困村扶持,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项指标依然处于贫困线下、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比较落后的行政村及其所辖自然村。

        夹心村人均收入

        据统计,海南全省499个“夹心层”贫困村,该区域2011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006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低4440元,且低于省贫困线644元。

        

        没水没路怎么办?

        儋州巴根村 10年走泥路到镇上买水

        11月7日,记者一行从海南省儋州市王五镇出发,沿着通往山营村委会的乡村公路,走4公里,然后在一处交叉路口左拐,进入泥土路。由于刚下过雨,泥路湿滑,车行颠簸,左右摆动,留下数厘米深的车辙。走上1.6公里泥土路,就到了山营村委会巴根村。

        “2009年,‘村村通’工程把水泥路修到村委会,但巴根村距离村委会远,还有很长一段路是泥土路。而村委会另一个自然村九龙村,至今还未通公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山营村党支部书记王炳枢说。

        进入村中,村道坑坑洼洼,到处是积水和垃圾,黑乎乎的污水从道旁流过。这些泥土路,巴根村村民林汉魁走了36年。“不知道还要走多久。”他说。

        林汉魁住的房屋,是老房子,“年龄”与他相仿,他父亲盖的。如今门窗已腐朽,屋顶漏水,渐成危房。而最让他感到生活不方便的是:没水!

        “村里有一口老井,后来政府检测称铁超标、酸性大,加上村里没有排污沟,污染了井水,现在已经不能喝了。”林汉魁说,十多年来,他每隔一天就赶着牛车到镇上拉水。“来回三个小时,每次50斤,吃喝两天,洗衣服、洗澡就用井水。”

        其他“夹心层”村庄的基础设施同样不容乐观。海南省扶贫部门对儋州、澄迈两市县325个贫困自然村进行调查发现,未通水泥路的202个,未通土路的33个,分别占62.1%和10.2%;无自来水的227个,占69.9%,饮水困难的165个,占50.8%,饮水不安全的195个,占60%。

        基础设施的落后,原因在于资金的缺乏。“今年省下拨澄迈的扶贫资金是400万元,县配套500万元,除了用于产业扶持和技能培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约有500多万元,而这简直是杯水车薪。”澄迈县扶贫办主任陈儒成说:“就是现在的212个省级和县级贫困自然村,对其砂土路进行硬化,需要资金1亿多元,更不用说处于‘夹心层’的村庄了。”

        据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省重点贫困地区九成以上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不论从全国还是从海南来讲,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政策均覆盖其农村,它们同时还享受到其他政策。中部贫困市县的一个贫困自然村庄,2011年至2012年,仅扶贫部门的资金投入就有68万元,如果算上其他部门的投入至少有100万元。

        而非重点贫困地区村庄,本来底子薄,却难以享受到以上政策,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

        

        垃圾围村为哪般?

        澄迈雨陈村村民跟家禽睡一起

        夜幕降临,澄迈县永发镇永丰村委会雨陈村村民吴君文一家,结束一天的农活,吃过晚饭,就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入睡。与他们一起住在这个房间的还有24只羊、5只鹅、一群小鸡,以及数不清的蚊虫。

        在“夹心层”村庄,不少村庄还是人畜共住。11月8日,记者进入雨陈村,位于村口的一户人家门口,栓着一头牛,通往这户人家的小路,已经被牛粪便及污水所覆盖。而村子的三条村道亦然。

        在吴君文家,正屋的房门已经破烂,屋内堆满了稻草,这是给山羊储备的“粮食”和“被褥”,鹅和小鸡们在屋内蹿来蹿去,留下许多排泄物。

        “以前,大家会把牛粪、鸡粪、猪粪清理出来,挑到田里施肥,现在有了化肥,大家就不太愿意施农家肥了,这就使得垃圾越来越多。”吴君文说。

        让人更奇怪的是,这些村庄大部分人家都没有建厕所。儋州巴根村有86户、425人,近两年才有3户人家建了厕所;澄迈雨陈村有70户、400多人,也只有4户人家建了厕所。

        “大部分都没有厕所,大家无论是大便还是小便,都到山上或田里解决。”今年46岁的巴根村村民王日光说:“下田去干活,经常能碰到妇女在方便,起初很尴尬,后来都习惯了。”

        几十年来,巴根村村民的粪便越积越多,成为村庄的一大污染源。“过去村里养了很多狗,它们会去吃粪便,而现在养得少了,村子周围的粪便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能踩到。”王日光说,特别是后山,一到下雨天,水冲着粪便流下山来,路上全是粪便污水。

        粪便围村,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民卫生观念落后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在这些村庄,均未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也未建立垃圾收集机制,更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有基层干部呼吁,政府应该加大农村的改水改厕工程,同时建立配套的排污、垃圾处理系统和沼气池等。

        省住建厅城市建设处处长陈永富认为,乡村的垃圾收集要分拣,把如塑料袋、酒瓶、废电池等难以降解、有害的垃圾运到垃圾处理场,而能做肥料的有机垃圾就地堆肥。

        不过,改造部分村民落后的卫生观念,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澄迈扶贫办副主任陈盈坦言:“建一个厕所、搭一个牛棚,并不需要多少钱,很多时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生活习惯问题。”

        

        产业困境如何解?

        澄迈下割村 水稻种植没落收益低

        沿着乡村公路,从澄迈瑞溪镇前往仙儒村委会下割村,两旁稻谷金黄金黄的,村民们正在收割、晾晒。

        瑞溪镇地势平坦,是种水稻的好地方。走进下割村,精雕的石头老房子还隐约看得出当年的好光景,不过,这个村的“辉煌史”定格在了20多年前。

        “以前种水稻赚钱,而现在种植水稻的利润,比种植橡胶、槟榔和水果等经济作物要低很多,瑞溪农民的生活在走下坡路。”瑞溪镇副镇长卢晓倩说:“加上镇上的水利设施不过关,很多农田缺水,产量也不高。”

        儋州峨蔓镇盐丁村也是传统产业没落、新产业还未起,导致农民贫困。今年70多岁的盐丁村村民羊春爱告诉记者:“年轻时,丈夫外出捕鱼,我在家晒盐。那时候鱼儿多,每天能打到几十斤的小海鱼。晒盐,每年也能晒1万多斤,收入不少,1980年代盖了新房。而现在鱼已经不多了,一天最多捕10来斤鱼,儿媳也不能晒盐了,日子不好过。”

        盐丁村世代以捕鱼、晒盐为生。以前盐丁村算是富裕村,而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100元,村里破旧不堪,污水横流。

        省扶贫办有关资料显示,“夹心层”贫困村普遍干旱缺水,大部分年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的时间有8个多月,最高达38摄氏度。该区域无水利灌溉农田达4.4万亩,占现有农田总数的45.3%,因干旱而丢荒的农田1.6万亩,占16.5%。

        全省499个“夹心层”贫困村,80%的农户只种植水稻、甘蔗等低效传统作物。据统计,该区域2011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006元,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4440元,且低于省贫困线644元。

        脱贫建言

        财政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重点贫困地区贫困村经过20多年扶贫开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主导产业已经形成。”省扶贫办主任吴井光说,而非重点贫困地区贫困村由于整体基础较差,加上长期缺乏应有的扶持,扶贫任务相当艰巨,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

        日前,省扶贫办对海南省非重点贫困地区贫困村进行了调研,其调研报告《海南非重点贫困地区贫困村扶贫开发研究》提出:“建议财政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力争每年都列专款投向非重点贫困地区贫困村,扶持其发展经济,改善基础设施。要改变现有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办法,打破资金投向多年不变的框框,实行‘平行’财政政策,非重点贫困地区贫困村与重点贫困地区贫困村要一视同仁,同等同级享受中央、省财政扶贫资金扶持。”

        “同时,要行文立规,要求所属市县每年财政收入的10%用于非重点贫困地区贫困村扶贫开发,以弥补多年地方财政投入扶贫开发的缺陷,偿还历史欠账。”

        鼓励种养大户回乡创业

        在资金完善的同时,也要调整其产业结构。吴井光认为,可以鼓励当地外出打拼的成功人士和种养大户还乡,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新兴种养产业。同时,动员农村致富能人到非重点贫困地区贫困农村传授“致富经”,给他们送去新观念、新技术和新发展思路。“对于新生代青年人,加大技能培训、职业教育,鼓励、引导他们走出家门,打工挣钱,摆脱贫困。”

        励志故事

        村民也需转变观念敢闯敢干,靠自身努力脱贫

        垃圾堆里也能捡出好生活

        陈升保:51岁,原籍儋州市峨蔓镇多美村。

        1980年高中毕业后进城“闯”。

        先后干过工地小工、水泥工、杀猪、百货批发、废品收购等工作。

        现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每年纯收入10万多元。

        “家乡土地贫瘠,致富之路应该看得更远些。”今年51岁的陈升保,原籍儋州市峨蔓镇多美村,由于家里土地贫瘠,1980年高中毕业后,就进城“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儋州市区落户,现在年纯收入有10多万元。

        “那时家里很穷,一家4口,就靠2亩地,并且缺水,只能种些甘蔗和番薯。”陈升保说:“18岁那年,高中毕业,家里过不下去,只好到城里建筑工地做小工,干搬砖搅拌水泥的活,两年后学到技术,就自己独立做水泥工。”

        1985年,陈升保把父母接到了城里,积累了几百元资金的他,想自己做点生意。“左看右看,觉得杀猪的成本低,几百块就够本。每隔一天,就去农村买猪,然后早上4点钟起来屠宰,摆摊卖,一直到晚上9点。”陈升保说,蛮赚钱的,一个月能赚1000元。

        做了两年他改行了。“杀猪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为了找老婆,就换其他的工作,干回了水泥工,也做了几年的百货批发。”陈升保说,2003年,又买了一辆小三轮,到农村捡破烂、收购废品,走遍了儋州、琼中、澄迈、白沙、昌江的农村。

        经过几年的奋斗,2006年陈升保在儋州市区盖了一栋两层小楼,拿到了东兴社区的城镇户口。如今,陈升保不用再下村去收废品、捡破烂,已经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请了3个工人,每年的纯收入有10多万元。

        “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自己去努力赚。”陈升保说。

        陈升保只是儋州市东兴社区的一个普通案例。在这个3400户、2.8万人的社区里,90%以上居民的原籍都是儋州木棠、峨蔓等干旱地区,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为了改变命运进城捡破烂、做建筑工,从而发家致富,落户城市。

        “现在,我们社区从事捡破烂和收购废品的有1700多户,从事建筑工的有1100多户,人均年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东兴社区副主任陈日新说:“俗话说,人穷不怕,就怕志穷,捡破烂没啥没面子的,穷得没饭吃靠人救济,那才叫没面子。”(记者况昌勋通讯员张琳 张伟海)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纪惊鸿] [编辑:周才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