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湖北一大学开昆虫宴吃光50斤虫子 教授带头吃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3-12-02 10:42

  待制作的蝗虫(左)和竹虫食材

  华农昆虫宴现场

  楚天都市报讯青虫泛舟、竹灵精怪、金蝉脱壳……听着这些新颖的菜名,若你知道这些菜肴的食材是蝗虫、竹虫、蛆虫等昆虫,您还敢动筷子吗?

  昨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了一场昆虫宴,数百学子前来尝鲜,50余斤昆虫被“一扫而光”。活动主办方介绍,举行这场宴会并非是为了美食,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学会正确认识昆虫。

  蝗虫蜂蛹挺抢手

  学生大厨共烹昆虫宴

  昨日上午11时,华农桃园食堂外架起10套炊具,该校植科院的数十名学生一身厨师打扮,以竹蛹、蜂蛹、无菌蝇蛆、蝗虫、竹虫为原料,辅以鸡蛋、白菜、孜然等食材,煎炒烹炸,各施手艺,共烹昆虫宴。一时间,香味四溢,让不少前往食堂的学生转道来此,一品昆虫盛宴。

  记者端起一道名为“八方会客”的菜肴品尝,入口很脆,香味扑鼻。制作者、华农食科院学生陶晗介绍,这道菜以蜂蛹和蝗虫为主料,加少量香油、酱油、干辣椒爆炒,这样一盘“八方会客”就完成了。

  另一桌上,香喷喷的“黄金饺”也成了抢手货,制作者是华农食科院学生江亚兵,这个北方小伙以蜂蛹、鸡蛋、白菜、香菇为馅包的饺子,吃起来鲜嫩弹牙,成为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昆虫包在皮里,吃起来顾虑少些。”江亚兵说,除了味道,照顾食客心理也是他们这道菜成功的原因。

  蛆虫菜肴少人举筷

  教授率先试吃消顾虑

  对于这场丰盛的昆虫宴,有人吃得很“嗨”,有人却难以下筷。华农女生李谨岑,品尝了所有昆虫菜肴,还点评各菜式。原来,在她的家乡云南,吃昆虫并不鲜见,这回碰上学校举行昆虫宴,她乘机“过了一下瘾”。

  而一道名为“金色浪漫”,让许多来往的同学望而却步。制作者陈媛媛见此有些失望。原来这道菜主要食材是蛆,和黄瓜、小番茄、葡萄干、肉松一起热炒而成,“这道菜卖相不错,营养价值高,无奈很多人过不了心理关。”陈媛媛说。

  看到此景,该校昆虫学专家周兴苗亲自试吃,并对在场学生说,“大家不要有恐惧心理,这蛆虫是人工饲养,吃起来比虾还香!”他还从营养价值角度来说服过往食客品尝。女生柯晶晶终于动了筷子,闭着眼睛吃了一块,“想着有点恶心,但味道的确不错。”

  截至中午12点半,这场昆虫宴结束,至少有300人前来品尝,昆虫菜肴被一抢而光。

  昆虫宴的深意

  昆虫宴组织者之一、华农植科院辅导员向涵介绍,组织此次活动绝非为标新立异,而是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昆虫、利用昆虫,保护生态平衡。昆虫宴是该校植保技能大赛的一部分。向涵表示,很多人对昆虫存有偏见,只把虫简单分为益虫和害虫,对于害虫的认识就是要杀灭,“这是不对的,我们举办昆虫宴,就是要让大家认识到,昆虫还可以为人类作其它贡献,包括害虫。”

  该校昆虫学专家周兴苗认为,许多昆虫蛋白质含量高,其所含人类必需氨基酸数量和种类上超过一般动物性食物,因而具有潜在经济价值。

  吃货勿“瞎吃”

  向涵表示,为了准备此次昆虫宴,该院专门从云南购置了50多斤人工养殖的昆虫,回校冷冻保存,保证食材新鲜、卫生、安全。“我们搞昆虫宴,并非提倡大家盲目吃昆虫,为吃昆虫而捕捉野生昆虫更不可取。”

  同时,她还提醒那些对虾蟹过敏的人,要慎食昆虫,以免过敏。

[来源:荆楚网] [作者:] [编辑:刘芮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