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某新闻网站刊载题为《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疑遭讹诈》的图片新闻,称一位中年女子“在经过一个骑车老外旁边时突然摔倒”,并坚称被对方撞伤,最终外国小伙不得不向该女子赔付了1800元。这则新闻经多家媒体微博转发后引发热议,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但是,随后有媒体向双方当事人、目击者求证后称,外国小伙驾驶的无牌摩托车确实与该女子发生了碰撞,并导致该女子受轻伤,还当场大骂中年女子。
据北京警方后来调查通报称,该外籍男子无证驾驶,所驾驶摩托车无牌照,在人行横道内将女子撞倒,警方于当日依法暂扣了肇事摩托车,其交通违法行为将被依法处罚。
绝大多数网络围观者在评论这则新闻时,都将涉事女子与以往那些“热心助人反被诬”事件的诬人者当成了同类。所幸在多方印证之下,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已基本可认定最初引起轩然大波的报道属于假新闻。当此之时,除澄清事实以便消除不良影响之外,最该反思的是媒体在整个假新闻中扮演的角色。
这则假新闻之所以进入舆论视野并发酵为焦点话题,源头在于相关新闻网站的报道不客观、不专业。这则“新闻”没有交代明确的消息源,但行文感觉像是记者在现场目睹了全过程。诸如“女子死命抱住男子所骑车不撒手”“女子多次瘫软抽搐”“外国小伙被急哭”等细节描写,则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暗示性,某影响甚大的知名微博账号转发时标题也是直截了当称《外国小伙扶中年女子疑遭讹诈》,很容易让大家将这件事与“四川达州三明儿童扶摔倒老人遭诬陷”等事件联系起来。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还原新闻现场时应该秉持客观中立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媒体为吸引眼球赚取点击量,动辄以“标题党”做法误导公众,甚至以添油加醋的方式歪曲事实。这则假新闻即是如此,新闻网站不仅不加判断匆忙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还在突出位置进行了推荐。当然,也不排除网站为迎合受众的某些心理需求,故意以模棱两可的语言“炮制”了这则有争议的新闻。
回看这则假新闻的传播链条,一些媒体微博也应有所反思。这起事件能迅速成为焦点话题,那些拥有数百万数千万粉丝的媒体微博“功不可没”。按照基本的新闻规范,媒体微博转发相关消息前应对事实进行必要的核实,但如今一种普遍现象是,一些媒体都是简单地复制和粘贴内容,没有尽到“把关人”的义务。
事实上,这则新闻刚出现时,很多眼尖的网友就已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疑点和漏洞——最致命的是,没交代信息来源;又比如,没有交待外国小伙是否确有撞人;再比如,如果外国小伙真是被诬陷的,警察调解让被诬者赔偿也很可疑。媒体微博一窝蜂地转载这则“新闻”前,难道心里没打个问号?最终,事件真相由多家媒体核实查清,这也凸显了社交媒体脆弱的一面——尤其在重大新闻中,缺乏严格的核实环节无疑是一块短板。
在“抢新闻”成为常态的微博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都已出现颠覆性变革,一则假消息瞬间就能传遍整个网络——而且即使被辟谣,也难以彻底消除负面影响。
这种新的传播生态,必然要求新闻工作者以更高的标准恪守职业规范,要以完整可靠的证据链去伪存真,不能简单地觉得“有图就有真相”。同时,专业新闻机构要保持审慎,不能做假新闻的推手,要为受众扮演好“把关人”角色。当然,更不应该为了博眼球,攫取点击量,迎合社会某些不健康心理,而特意做倾向性暗示,甚至造假。
“扶人遭讹诈”假新闻虽已澄清,但很多看了前半截新闻的民众并不知情,恶劣影响已无可挽回,让本就有诸多国民很犹疑的“扶人”之事更是雪上加霜。在一定程度上,假新闻加剧国民之间互相猜疑和不信任,恶化了民风。
这则假新闻还给广大网民提了一个醒——看新闻时要摒弃先入为主的刻板成见,不能总是被感觉牵着鼻子走,越是情绪化的东西越需要冷静的态度。一事当前,我们应该有多少事实就说多少事实,不乱下结论、乱扣帽子、乱打棒子。唯有如此,才是成熟公民该有的理性态度,才能防范假新闻造成“次生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