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企业须及时准确反映 最新财务经营情况
作为发行体制改革系列配套措施的组成部分,IPO企业财务信息及时性披露要求,及盈利能力相关信息披露要求明确。昨日,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后主要财务信息及经营状况信息披露指引》(下称《及时性披露指引》)、《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与盈利能力相关的信息披露指引》(下称《盈利能力相关信息披露指引》),对IPO公司财务信息及盈利能力相关信息的披露做出具体、细化的规范。
发行人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之间超过1个月的,应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审计截止日后的主要经营状况
按照《及时性披露指引》,发行人刊登招股说明书时,须充分披露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后的财务信息及主要经营状况,保荐机构须关注发行人在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后经营状况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并督促发行人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该指引要求,发行人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之间超过1个月的,应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审计截止日后的主要经营状况;超过4个月的,应补充提供期间季度的财务报表并披露主要财务信息,此类财务信息不需审计但应经会计师审阅。此外,还应披露审计截止日后的主要经营情况,并作充分风险提示。
在主要财务信息的披露上,《及时性披露指引》尤其对业绩下滑或业绩可能较大幅度下滑的企业提出要求,明确发行人报告期内最近一期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呈下滑趋势的,须披露最近一年及一期各季度的简要经营业绩,并充分披露可能带来的风险;若预计年初至IPO后第一个报告期期末累计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孰低的净利润可能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须披露可能出现的情况及主要原因。
在主要经营状况的披露上,《及时性披露指引》要求发行人分析披露该行业是否具备较强的周期性特征,如果有明显迹象显示行业景气指数已接近或处于顶峰,或已出现下滑趋势,且短期主要影响因素持续存在,须作重大事项提示。
另外,《及时性披露指引》还参考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要求预计年初至发行上市后第一个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较上年同期发生较大下降的发行人,进行重大事项提示。
发行人要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对其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净利润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并详细列出所应包括在披露范畴内的明细内容
针对以往部分首发公司招股说明书存在的财务分析针对性不足问题,《盈利能力相关信息披露指引》要求发行人结合自身所处行业、经营模式、同行业比较等,深入而有针对性地对盈利能力信息进行分析和披露。
该指引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对其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净利润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并详细列出所应包括在披露范畴内的明细内容。
同时,为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盈利能力相关信息披露指引》还借鉴IPO财务专项检查中取得的经验,引导和规范中介机构切实履行尽职调查义务,确保相关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要求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核查发行人收入的真实性、准确性,核查成本的准确性、完整性,核查期间费用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影响发行人净利润的有关项目。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定价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优化资源配置有重要意义。今后,证监会将不断细化发行人信息披露要求,丰富相关规则体系,进一步提高首发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资本市场高效、有序运行。
与盈利能力相关的信息披露指引全文
除已发布的老股转让办法外,证监会还将制定发布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其他各项配套规则,明确发行改革在操作层面的问题。同时,现有退市制度也将严格执行,以实现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36个月持有期的要求,是指拟减持公司股份的股东自取得该等股份之日起至股东大会通过老股转让方案表决日止,不低于36个月。
昨日,证监会召开例行发布会,对于市场关注的昌九生化涉嫌信披违规案、国信证券案件进展、是否可以承包或合作经营券商分支机构、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立案情况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回应。
3日,证监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证券期货业普查培训会。国家统计局及证监会相关领导就此次经济普查、证券期货业普查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明确了普查的流程和任务,明确了各地证监局及其他相关单位的职责,要求各有关单位按照要求保证高质量完成此次普查任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