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美国副总统拜登离开北京,完成其临危受命的东亚三国行第二站,也是此行中最神秘又堪称高潮的一站,因为无论他的日本首站之旅,还是韩国收尾访问,都是配角。日媒称拜登此行旨在解开因东海防空识别区而形成的中日韩“三次方程式”,而事实表明,拜登这趟既充大,又灭火,还要摸底,解的是“二元三次方程式”——中美关系这二元才是关键。
拜登抵达当天即与他熟悉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5个半小时,结束时双方竟然谁都未对记者谈及东海防空识别区,主宾所言集中于中美坦诚、互信与合作,仿佛拜登直接来自华盛顿而非东京,也并非为东海防空识别区而来。
毋庸置疑,此番西太平洋地区波澜再起,缘于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一个在亚太天经地义不过的预防性措施,惹恼日本,当然也让美国和韩国不快:它们可以把腿脚伸到别人鼻子下舒服几十年,一旦别人把腿脚伸直舒坦一下,自己却极不情愿。这恰恰是国际政治强权意识和丛林法则的体现,中方没有动谁的奶酪,只是呵护自己的但早已被别国动来动去的安全奶酪。
会谈后淡化东海航空识别区这一话题,也体现了美方的现实主义态度。美方虽批评中方试图单方面改变东海争端现状,并通过战机游行不承认东海防空识别区,但同时建议本国民航公司按中方要求主动申报飞行计划,立场之灵活远在日韩之上,特别是对日方而言,大有越顶盖帽的意味,因为美方的军民两制原则等于默认中方的最新举措。
但是,西太平洋地区毕竟陷入喧哗与嘈杂。而且,在美国务卿克里上任10个月八下中东、美国与伊朗实现核争端历史突破的背景下,东海危机突然降临,还被容易误读为美国重心回摆中东、亚太力量失衡所致,由此引起的质疑和恐慌迫使奥巴马派熟悉外交的拜登造访东亚,斡旋三国。
拜登此行的第一重含义显然是凸显美国领导世界、主导亚太的地位,重述奥巴马重视亚太再平衡既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围绕东海防空识别区在中日韩三国间做调解,这似乎是前所未有的外交使命,本身就提升了美在亚太的影响和作用,这也许是其“离岸平衡”政策长期追求的最佳效果。奥巴马政府也许发现,无需在亚太增兵添灶,只要让中日韩特别是中日间保持一种冷和平,就足以让美方在亚太充大,左右得利,两头卖乖。
当然,面对日方的恼怒与焦虑,美方安抚是必要的,毕竟双方有同盟关系和安保条约,因此,观察家们注意到,拜登访日期间说了些不疼不痒的片儿汤话,但并未满足日方要求发表联合声明,逼迫中方撤销防空识别区的预期。媒体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见过拜登后脸色十分难看,只字不提要求中方撤销防空识别区构想,足见拜登首先给日方急不可耐的攻心之火及夸大中方威胁的离间之火泼了瓢凉水。
但是,拜登中国行甚至整个亚太三国行的核心使命还不是充大和灭火,而是摸底——探测美中新型大国关系的走势,了解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战略意图。如果说,中日韩“三次方程式”是当前最大焦点,但美中二元关系才是具有全局性、全球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因素。
自从奥巴马2009年访华宣布欢迎中国繁荣、发展和崛起,美方总体保持对华关系的稳定和连续;中方也本着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初衷,努力与美方加强政治和战略互信、增进军事透明与互信。但是,中方在隆重推出国家安全委员会之后,又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并安排辽宁号航母前往南海训练,都引发美方本能警觉,我想,这才是拜登的真正意图所在。
美方有足够的情报预判,中国无意也无力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者地位,甚至短期难以取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作用,但美方担心日趋紧张的东海局势有可能导致擦枪走火,进而被迫卷入一场无法预知后果的局部冲突和战争,使美中掉进大国崛起往往伴随战争的历史怪圈。美方其实也非常想弄清楚,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中国维护钓鱼岛权益的全新平台,还是有更大盘算的战略跳板?这或许是拜登希望带着满意答案返回白宫的悬念。显然,拜登此行也许在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上未有收获,但吃到了美中战略关系的定心丸,拿到了美方想要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