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遗嘱不讹人,能唤醒几多扶起爱心?
来源: 红网 作者:徐云鹏 时间:2013-12-12 09:06
看到最近接二连三的扶起老人反被讹、老人摔倒不敢扶,听到铺天盖地的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的讨论,河南洛阳市有一位65岁的老人在网上果断发帖立下遗嘱:“不要追究撞倒我的人,他们不是故意的;要感谢扶起我的人,包括撞倒我的人,人家没肇事逃逸就是好人;不要讹好心人,那是断子绝孙的事。”还说重建互信互助的道德环境,老年人理应率先垂范。(12月10日中国广播网)
这是一位有道德、重品行、守信誉的老人,很值得人们尊敬与赞佩。但是,这个遗嘱却让笔者觉得心里像打碎了五味瓶,不是滋味,也很无奈。按理说,面对老人摔倒在地危急关头,其身边的人应在第一时间里赶紧伸出援手将其扶起来,或者立即进行现场急救,这也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可怎么就硬是逼着老人到了立遗嘱的地步?甚至让老人发出“断子绝孙”的毒誓,不知道究竟能唤醒多少人主动扶起老人的爱心?
近日,“四川达州3名儿童搀扶倒地老太被讹”、“浙江金华八旬老人倒地五六分钟市民不敢扶”、“北京老外撞人却误传倒地老人讹诈”等一连串事件,将公众对“扶老人”的关注与讨论再次推向新的高度。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碰瓷”的人,万一倒霉碰上了,花钱是小事,关键是心里窝火太憋屈,还得搭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算老人不是“碰瓷”的,你总得好人做到底吧,打了120肯定得跟着把老人送到医院,医疗费也得自己垫上,万一遇见的是孤寡老人,将会摊上一大堆事。总之,“扶老人”有着一揽子困惑,不是不想扶,而是真的扶不起。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以“如果遇到老人倒地,公众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为题,通过手机腾讯网对139010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5.6%的人选择直接走开,23.4%的人选择留下证据或找到证人后再扶,12.6%的人选择拨打110并等待,仅有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主动扶起来。87.4%的受访者表示“扶老人”的道德焦虑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84.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就存在“扶老人”的道德焦虑,扶不扶老人很纠结。
确实,在遇到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问题上,人们普遍存在着道德上的焦虑——不扶,良心上过不去;扶,又怕摊事被讹惹麻烦。究竟是扶还是不扶,有时让人非常纠结。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郑路认为,这种普遍存在的焦虑,反映出的是社会人际关系的恶化与社会信任纽带的断裂,这会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整个社会的运行带来巨大成本。
就此,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伦理学研究室主任卞绍斌更是直言,当人们开始思考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问题时,就表明社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一个有价值的道德行为应该是出于良知和义务的意图,应该是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甚至是面临艰难、痛苦和困境依然执着以求的。而当帮助他人需要计算成本利益,考虑利害得失时,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道德。如此久而久之,纯然的良知将被蒙蔽,道德原则将主要受制于功利的考量,人们将不再相信道德法则,最终是道德感的丧失、道德法则的瓦解和人际关系的冷漠。
其实,面对公众“扶老人”的道德焦虑,毒誓没人信,觉悟靠不住,良心难长久,而制度最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和实效性。“不敢扶”是制度保障无力所致。弥补社会信任纽带的断裂,化解焦虑,离不开制度保障的坚强臂膀。完善老年人医疗报销制度,建立老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设立公益慈善基金会,专门针对扶老人被讹的情况,提供法律援助和资金支持,从而减轻大家的顾虑,降低风险成本,也许才会真正是“冷眼旁观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都还是会伸出援手的”。
这是一位有道德、重品行、守信誉的老人,很值得人们尊敬与赞佩。但是,这个遗嘱却让笔者觉得心里像打碎了五味瓶,不是滋味,也很无奈。按理说,面对老人摔倒在地危急关头,其身边的人应在第一时间里赶紧伸出援手将其扶起来,或者立即进行现场急救,这也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可怎么就硬是逼着老人到了立遗嘱的地步?甚至让老人发出“断子绝孙”的毒誓,不知道究竟能唤醒多少人主动扶起老人的爱心?
近日,“四川达州3名儿童搀扶倒地老太被讹”、“浙江金华八旬老人倒地五六分钟市民不敢扶”、“北京老外撞人却误传倒地老人讹诈”等一连串事件,将公众对“扶老人”的关注与讨论再次推向新的高度。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碰瓷”的人,万一倒霉碰上了,花钱是小事,关键是心里窝火太憋屈,还得搭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算老人不是“碰瓷”的,你总得好人做到底吧,打了120肯定得跟着把老人送到医院,医疗费也得自己垫上,万一遇见的是孤寡老人,将会摊上一大堆事。总之,“扶老人”有着一揽子困惑,不是不想扶,而是真的扶不起。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以“如果遇到老人倒地,公众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为题,通过手机腾讯网对139010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5.6%的人选择直接走开,23.4%的人选择留下证据或找到证人后再扶,12.6%的人选择拨打110并等待,仅有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主动扶起来。87.4%的受访者表示“扶老人”的道德焦虑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84.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就存在“扶老人”的道德焦虑,扶不扶老人很纠结。
确实,在遇到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问题上,人们普遍存在着道德上的焦虑——不扶,良心上过不去;扶,又怕摊事被讹惹麻烦。究竟是扶还是不扶,有时让人非常纠结。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郑路认为,这种普遍存在的焦虑,反映出的是社会人际关系的恶化与社会信任纽带的断裂,这会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整个社会的运行带来巨大成本。
就此,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伦理学研究室主任卞绍斌更是直言,当人们开始思考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问题时,就表明社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一个有价值的道德行为应该是出于良知和义务的意图,应该是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甚至是面临艰难、痛苦和困境依然执着以求的。而当帮助他人需要计算成本利益,考虑利害得失时,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道德。如此久而久之,纯然的良知将被蒙蔽,道德原则将主要受制于功利的考量,人们将不再相信道德法则,最终是道德感的丧失、道德法则的瓦解和人际关系的冷漠。
其实,面对公众“扶老人”的道德焦虑,毒誓没人信,觉悟靠不住,良心难长久,而制度最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和实效性。“不敢扶”是制度保障无力所致。弥补社会信任纽带的断裂,化解焦虑,离不开制度保障的坚强臂膀。完善老年人医疗报销制度,建立老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设立公益慈善基金会,专门针对扶老人被讹的情况,提供法律援助和资金支持,从而减轻大家的顾虑,降低风险成本,也许才会真正是“冷眼旁观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都还是会伸出援手的”。
(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