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黄的墙壁上贴着孩子们的奖状和一些粘贴画等。
艾广栋的妻子谢玉凤及4个较小的孩子。
12月4日,拥有五个孩子的农民艾广栋死于甲拌磷农药。在村支书的家里,艾广栋当着他的面拿起农药喝下,只为讨要一张社会抚养费收据。
自从第三个女儿出生之后,村支书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到这个贫穷的家里催逼“超生罚款”。艾广栋一次又一次地乞求并出去借钱,甚至不得不让村支书将家中唯一值钱的粮食拉走。在7000斤玉米又一次被村支书拉走之后,村支书终于答应给他一张结清社会抚养费的收据。第二天一早,他就去要收据,从此再也没有回家。
为要儿子连生五胎
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梁二庄镇龚堡村村民艾广栋这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要一个儿子。他的梦想在2009年第五个孩子出生之后,才如愿以偿。除了20岁的大女儿已经嫁人之外,剩下的四个孩子,最大的才10岁。
有了儿子之后的艾广栋,感觉自己在村里抬起头来了。他的妻子谢玉凤说,没有儿子会让人看不起,村里人会欺负他们家。“私底下,他们说没有儿子的人家是‘绝户’。”谢玉凤的女婿补充说。
梦想实现之后,麻烦随之而来。
五个孩子,除了大女儿之外,剩下四个都需要抚养。而艾广栋家,每年的收入来源仅仅依靠六亩地的收成。“种地不挣钱,一年下来也就能收入5000块钱。”谢玉凤说。
艾广栋曾经想过出去打工,但因为儿子的年龄太小,他走不开。这个拥有五个孩子的家庭,几乎是勉力为之。今年上半年,艾广栋的大女儿刚刚结婚。在此之前,她一直在外边打工补贴家用。“我初中没上完就出去打工了,家里日子不好过。”艾广栋的大女儿说。
艾广栋家的贫困,从他们家的房子就能看出来。在这个村里,像他家这样的土坯房已经很少看见。每逢下雨天,他们家还常常漏雨,谢玉凤就要找塑料盆接雨。现在,仍然能看到漏雨的痕迹。
即使是白天,屋里也非常昏暗。土坯裸露的四面墙,有几扇窗子是用塑料油布钉上去代替玻璃。“村里像他家这样穷的,不好找。”一位村民说。
屋里除了一台21英寸的电视机外,没有其他摆设。墙上,除了孩子的奖状,就是一圈宝宝贴画。当地的习俗是,孕妇常看男婴的贴画,自己就能生个男孩。
这个房子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结婚之前就已经建好,“一直凑合着住,没钱盖新房啊!”谢玉凤说。
没钱交罚款,拿粮食抵债
更大的麻烦是,自从第三个女儿出生之后,龚堡村党支部书记艾连坤就一直到他们家里来要社会抚养费。
一开始还不多,随着孩子的陆续出生,社会抚养费的金额越来越高,在小儿子出生之后,已经涨到了6万块钱。
这个金额,谢玉凤从来都不知道从何而来。因为艾连坤从来没有给他们看过任何书面的材料,甚至,即使收取了几十次社会抚养费之后,艾连坤也只给过一张1000元的收据。
那张收据是2010年写的。那年9月,艾连坤又来收社会抚养费。艾广栋没有钱,他就叫来了收粮食的,把艾广栋家的小麦拉走卖了。后来,给艾广栋一个1000元的收据。
1000元对于艾广栋一家人来说,就是一笔“大钱”了。更多的时候,村干部只是过来几百几百地拿。
很多时候,艾连坤家里根本没有钱。艾连坤和其他村干部就逼着他们出去借钱,谢玉凤至今都难以忘记,每次出去借钱的时候,村干部就在后边跟着,“我到哪家他就跟到哪家,借到钱一把就拿过去了。”这样的时候,常常让谢玉凤感到屈辱。
每年秋后,常常是村干部来家里最频繁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家里有粮食,这也就意味着,村干部们不用空手而归。
那个时候,村干部常常轮班到家里来。“一大清早就来了,我们有时候还没起床。”谢玉凤说,不给点钱,他们就不走。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好出去借点钱给他们,“一般都是几百块钱。”
但无论多少钱,艾广栋只收到过一次收据,剩下的,难以统计。
“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到底还欠多少罚款?他们来问我们要,我们就得给。”谢玉凤说,他们一家就像是村干部的取款机一样,他们缺钱了就来拿。
村支书自家也超生了
事实上,在这个村子,超生的并非只有艾广栋一家。用谢玉凤的话来说,几乎家家超生。多位村民向记者证实,该村超生者确实占绝大多数。
这其中,就包括村支书艾连坤和村主任郝广军。艾连坤的孩子在有了一个儿子后,又生了一个女儿。郝广军家也有三个孙辈。
可是,村子里其他超生的人家,包括艾连坤和郝广军,并没有交过社会抚养费。只有艾广栋家,年年都要交。
“因为我们家老实,好欺负。”谢玉凤说。
艾广栋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怂人”。一位村民听说记者的身份之后,说:“广栋太老实了,是个‘怂人’,村里到别人家去都收不上来,只有他家能收上来,那还不都上他家收?”这位村民家里也超生了,但艾连坤根本不敢到他家去收,“要来我家拉我的粮食,我跟他拼命,你看他敢不敢?”
谢玉凤当年之所以嫁给艾广栋,就是图他老实,不会欺负她。“但他也太老实了。”谢玉凤说,曾经劝过艾广栋,就是不给。但艾连坤说不给就打电话让警察来把艾广栋抓到派出所去,“一说这个,广栋就害怕了,就出去借钱了。”
相关链接
农民长期被收社会抚养费 在村支书家喝农药死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