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建桥梁的消息传进了保亭什玲镇水贤村,听闻消息的村民,就像过年般开心。王东和王强两位老师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下了。从什东村到水贤小学,有1.7公里的路程,要经过一大一小两条河。靠近学校的水贤河较大。逢大雨,水贤小学的老师王强和王东便要背学生过河。背着学生,河水映照着他们青丝间的白发,映照着他们的坚守:在这座大山里,他们已经教书30多年。他们用脊背为山里的孩子们架起了一座通往知识的桥梁。
在水贤村,两位老师和村民们反复向南国都市报记者倾诉的是:桥必须建起来。桥一天不建,求学的孩子们便在冒险。
本报去年10月21日以《“爷爷”用脊背为黎苗孩子们架起知识桥梁》为题,报道了王东、王强两位老师在大山里坚守30多年的事迹。报道刊发之后,记者从保亭交通局获悉,保亭计划在水贤村修建两座桥梁,以解决当地学生上下学,以及群众出行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桥梁设计方案已经获批,修桥将列入2014年财政预算。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准备修两座桥分别是位于进出水贤村的水贤断桥处,以及上游连接水贤村和什东村过河处。连接水贤村和什东村的桥址,也就是本报报道的中老师背学生过河的地方。
修桥的消息传入村子,村民们都感到很兴奋。“那种兴奋的心情,很难形容。”王强老师说。
桥修起来后,王东和王强两位老师脊背上的“桥梁”,便可以卸下了。“勘测人员已经来过几次了,现在做了临时桥,桥梁估计2014年就能建起来。”王强说。
55岁的王强和53岁的王东,开始在水贤小学教书的时间分别是1978年和1983年。
两位老师中的王强,曾当上中心学校的教导,但他最终决定放弃了“大好前程”,再次回到故乡教书。水贤村出村子的路是2001年才修的。在那之前,只有坑坑洼洼的“山路”。水贤村离保亭城区,足足有近40公里的路,其中要走的山路,从水贤村到什玲镇,就有26公里。有很多年,王强和王东必须到那里去挑书回来。
最难的是遇到大雨。他们找来芭蕉叶,把书本包裹起来。有时,雨太大,他们只能找个隐蔽的地方,把书本藏起来,自己游泳过河,回到村里。等水退了,再回去挑书。
如今,这些艰苦岁月已成为了回忆。“政府部门正给学校修建运动场,有篮球场、兵乓球台,孩子们开心得很。”王强说,此外,学校还配备了几部电脑,“我们两位老师都不怎么懂电脑,只好找八村那边的年轻仔来教,和学生们一起学电脑。”说着,王强笑了。
相关链接:
保亭水贤村唯一桥梁被冲毁 孩子每日蹚水求学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