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雪龙”号上的科考队员在篮球场里打篮球。
目前,“雪龙”号被困在南极浮冰区,正积极采取措施摆脱困境,船上部分科学考察项目照常进行,科考队员的生活一切正常。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相关链接:
“雪龙”今突围:万事俱备 只待西风
“雪龙”号上食品油料充裕 船员将举行乒乓球赛
“雪龙”号撤离密集浮冰区受阻
澳大利亚海事局:中国雪龙号目前处于安全状态
俄科考船船长感谢“雪龙”号救援:国际合作典范
习近平对"雪龙"号船遇冰受阻作出重要指示 李克强批示
1月5日,“雪龙”号上的科考队员在练习拳击。
目前,“雪龙”号被困在南极浮冰区,正积极采取措施摆脱困境,船上部分科学考察项目照常进行,科考队员的生活一切正常。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1月5日,“雪龙”号上的科考队员在图书馆里借书。
目前,“雪龙”号被困在南极浮冰区,正积极采取措施摆脱困境,船上部分科学考察项目照常进行,科考队员的生活一切正常。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1月5日,“雪龙”号上的科考队员在进行兵乓球比赛。
目前,“雪龙”号被困在南极浮冰区,正积极采取措施摆脱困境,船上部分科学考察项目照常进行,科考队员的生活一切正常。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1月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员高金耀在检查“三分量地磁仪”工作状态。当日,在积极设法摆脱困境的同时,“雪龙”号上部分科学考察项目照常进行。
中国“雪龙”号科考船1月2日完成对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52名乘客的救援工作后,在准备回撤时遭遇浮冰围困。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1月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员马龙在查看“海洋重力仪”记录的数据。当日,在积极设法摆脱困境的同时,“雪龙”号上部分科学考察项目照常进行。
中国“雪龙”号科考船1月2日完成对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52名乘客的救援工作后,在准备回撤时遭遇浮冰围困。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1月3日,“雪龙”号停泊在南极浮冰区。
当日,成功完成俄罗斯船52名被困人员的援救行动后,“雪龙”号在撤离这片密集浮冰区之际自身受阻。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
1月3日,“雪龙”号停泊在南极浮冰区。当日,成功完成俄罗斯船52名被困人员的援救行动后,“雪龙”号在撤离这片密集浮冰区之际自身受阻。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
1月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员李明广在船头检查浮冰观测设备。当日,在积极设法摆脱困境的同时,“雪龙”号上部分科学考察项目照常进行。
中国“雪龙”号科考船1月2日完成对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52名乘客的救援工作后,在准备回撤时遭遇浮冰围困。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1月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员肖钲霖在清除大气采样设备上的冰雪。当日,在积极设法摆脱困境的同时,“雪龙”号上部分科学考察项目照常进行。
中国“雪龙”号科考船1月2日完成对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52名乘客的救援工作后,在准备回撤时遭遇浮冰围困。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1月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员颜小平(左)和王广东(右)在用“全站仪”监测冰山的位移。当日,在积极设法摆脱困境的同时,“雪龙”号上部分科学考察项目照常进行。
中国“雪龙”号科考船1月2日完成对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52名乘客的救援工作后,在准备回撤时遭遇浮冰围困。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1月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员张麋鸣(右)和肖钲霖(左)在记录大气采样资料。当日,在积极设法摆脱困境的同时,“雪龙”号上部分科学考察项目照常进行。
中国“雪龙”号科考船1月2日完成对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52名乘客的救援工作后,在准备回撤时遭遇浮冰围困。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横亘在“雪龙”号撤离路线前方的一座大冰山(1月3日摄)。援救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52名被困人员后,“雪龙”号当日在撤离这片密集浮冰区时受阻。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1月3日,“雪龙”号停泊在南极浮冰区。援救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52名被困人员后,“雪龙”号当日在撤离这片密集浮冰区时受阻。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