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黄金周后期,海口秀英港都会出现严重的游客自驾车滞留现象,今年这一现象尤为严重(详情点击《聚焦海口港客流高峰游客滞留》)究其原因,琼粤两省的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企业之间的利益纠纷是造成滞留的重要因素。对此,在2014年海南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黄飞舟向政协会议提交了《关于组建跨省港航联营公司,多举措解决琼州海峡通畅问题的相关建议》。该《建议》通过详尽的调查数据、深刻的问题分析、国内外类似案例的解决,提出以组建跨省港航联营公司的方式,根本解决琼州海峡通畅问题。
琼粤轮渡纷争致旅客时间耽误、企业利益受损
《建议》中称,地处海南、广东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海南岛与内地海上物流和人流的交通大通道,是“海南人民水上生命线”,保障其安全平稳畅通意义重大。近些年来,琼州海峡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群死群伤事故,但琼粤两省的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企业之间的利益纠纷却是持续不断,最终影响到旅客的便捷舒适出行和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寻找一个有效的经营模式,彻底解决两省企业纷争不断局面已是刻不容缓。
根据调查,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市场现共有9家港航企业经营,其中港口企业3家(广东2家分别经营海安港和海安新港,海南1家经营秀英港),航运企业6家(广东、海南各3家),主要经营两条航线:海口至海安航线及海口至北海航线。其中,矛盾主要集中于海口至海安航线。该航线现共有47条船舶,其中广东27艘,海南20艘。海南与广东的运力差距使得两省航运企业时常因船舶货源配载发生矛盾。据统计,2012年3月发生的车客争夺战中,仅3天两地船舶相互放空190多个航班,直接造成双方经济损失150多万元。2013年从8月1日至9月21日,广东运输企业放空船舶达665个,仅油料损失达600多万元;国庆仅7日,广东、海南两岸互相不给对方的船配班,导致两省共放空船回程366个航班,合计损失300多万元。
矛盾导致的损失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过海车客时间更是被严重耽误,原本仅需90分钟的海上航程,却往往需要3-4小时才能靠泊卸载,大多时间全都浪费在了等待装卸和无效航程上。2013年8月5日,秀英港滞留车辆一度达到500多辆,甚至堵到了港口外的滨海大道,造成道路拥堵。直至8月6日,前来待渡过海的车辆仍有300多辆,大部分车辆等待时间已经超出了10个小时。
矛盾形成有硬件原因,根源是利益分配不均
《建议》分析称,琼州海峡矛盾形成有硬件方面的原因。港口方面,秀英港码头泊位少,港池操作区域小。除粤海铁轮渡码头外,海南仅有1个港区11个泊位,其中大船泊位8组,小船泊位3组,集中作业。而广东方却是两港区16个泊位,广东海安港和海安新港各8组泊位,分开同时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另外,秀英港现回旋水域设计能力为半径223m的掉头圆,但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琼州海峡客滚船舶最大船长已发展至123.9m,需要半径为247.8m的回旋水域,现有能力已不满足实际需求,船舶在掉头回转时需降速操作,增加作业时间。加之,秀英港泊位结构布局为客滚泊位在外,货运泊位在里,由于港池水域狭小,存在重叠水域现象,货船进港靠泊需穿越客滚泊位的回旋水域,客滚船舶仅能待货船靠泊后方能掉头回转,作业效率大为降低。
航道方面,海口秀英港的航道为综合性港口航道,且受限于单向通航限制。据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对秀英港轮渡码头运营通过能力评估研究得出结论,秀英港航道的极限能力约为每天进出160艘次,按秀英港淡季客滚船平均每天发35个班次计算,在执行轮班运营模式的情况下,一天进出港的航次达140个(其中无效航次占70个),加上集装箱、散货船平均每天18个进出港航次,所以秀英港航道只能满足淡季正常的生产。如遇到旺季及极端天气后疏港需要,航道的限制将难以满足畅通疏运的需求。
《建议》同时分析称,导致琼州海峡矛盾的主要根源还是企业间利益分配不均。虽然两岸的有关单位一直在沟通协调研究,也运行了不少的方案:1990年实施的“对等派船”,因当时海南运力多于广东运力,广东企业认为自身吃亏,继而提出“经济对等”模式。但随着逐年出岛的重车比进岛的重车多,广东方拖欠海南方的经济指标与日俱增,广东又提出取消“经济对等”,于2002年短暂施行“大轮班”模式,然而该模式由于管理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间无序竞争造成了资源极大浪费,经济效益严重下滑,不到两年,“经济对等”这一模式又重新启用。2005年开始施行“航班对等” ,但随着广东省航运企业加大船舶更新力度,利益分配不均又使得两省展开了车客争夺战。2013年8月珠航局组织实施了“轮班运营、定时发班”模式,由于硬件设施滞后,若船舶错过当批作业计划后,常需等待2个小时左右方能再进港作业,这已造成多次大规模的滞留和堵塞事件。
上述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时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始终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根本解决矛盾纠纷。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模式是以寻求平衡企业间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实现琼州海峡通畅,但我们认为应该以保障琼州海峡畅通为前提,再整合企业间利益,以实现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最大化。只有将琼州海峡的各个企业整合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才有可能彻底消除矛盾,形成合力,做大做强市场。
粤海轮渡就是一个例子。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集港口、船舶和调度于一体,内部运行顺畅,成本控制显著,市场份额自进入市场逐年上升,已从当初的10%上升至现如今的30%以上将近40%。
国内外解决同类情况均有先例,琼州海峡可作参考
哥本哈根(丹麦)—马尔默港(瑞典)。为了提升物流服务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2001年5月,丹麦哥本哈根港和瑞典马尔默港组建了跨国联营港口——哥本哈根—马尔默港。联营后的哥本哈根—马尔默港拥有哥本哈根自由港的4个滚装泊位和马尔默的6个泊位,主要经营业务是汽车滚装船、集装箱船和游轮。两港联营后,内部资源共享,保持了高度的灵活性,双方人员、机械和信息等可以实行内部交换。作为一个统一经营的港口,强化了货物的调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空箱运输,为用户降低了成本,为两国的市场提供统一完善的物流服务。
湖北宜昌滚装运输经营资源整合。川江滚装运输市场形成初期,各经营主体层次不一,市场参与主体中个体船户与公司经营并存,各经营主体大量投放运力,船舶数量猛增到115艘,其中非标准滚装船达到71艘,由于运力与运量失衡,每艘船舶月平均航行一个半航次,市场开始竞争无序,出现了争抢车源和船舶互相杀价的恶性竞争。2002年,为了规范市场,在长江航务管理局的组织下,川江滚装运输开始了公司化改造阶段,取消个体经营,由此相继成立了21家滚装运输企业,之后又逐渐整合为19家,并促使71艘非标准船分步退出市场。经过整顿,运力与运量的均衡发展,车流量由2000年的4.5万辆,增长到2004年的31万多辆,每艘滚装船的月平均航次由一个半增至3个航次左右,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2009年,在交通运输部、长航局、湖北、重庆两省交通港航主管部门及滚装运输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推进了宜昌市滚装运输经营资源整合。实现了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收益共享(统一)的格局。通过港航企业间的经营资源整合,行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解决建议:加大建设投入、推进海峡经营资源整合
一,加大对琼州海峡基础设施建设。建议省政府对现有港口和航道的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同时加快澄迈新海乡轮渡码头的建设,解决码头泊位紧张的问题,达到航道双向通航的要求。
此外,建议琼粤两省省政府搭建平台,促进琼粤两省企业间合资建造码头。这种跨省港航企业合资建造码头也是有成功先例的。2010年,渤海湾客滚运输行业最具实力的烟台港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客轮有限公司和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兴建同三轮渡码头。渤海湾上的这两家航运企业原先是竞争关系,但是通过建设码头形成了强强联手的合作关系,通过整合相关资源产生集约化效应,又实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在渤海湾客滚运输市场的主导地位。
二,加快推进琼州海峡经营资源整合。由交通运输部牵头,两省省政府及省国资委、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引导,以琼州海峡各港口和航运企业为主体,通过参股、控股、互换股权等形式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琼州海峡港口航运集团,形成一家像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一样的集港口、船舶、调度等资源权力于一体的联营公司。具体整合方式如下:
1.首先组建海南航运联合经营体。鉴于广东3家航运企业于2012年组建了联合经营公司,因此需先对海南的三家航运企业进行整合,参照湖北宜昌市载货汽车滚装运输经营资源整合的做法,企业间签订合作自律协议,遵循“联合经营、收益分享、行业自律”的原则,先将本省的航运企业所拥有的船舶纳入联合经营体统一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组建琼粤两省港口航运联营公司。在积累了一定的联营经验并建立起成熟的利益、权责、管控等主要机制时,琼粤两省现有的9家港口和航运企业,参照哥本哈根—马尔默港的做法,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一个统一的港口航运联营公司。现有各港航企业将其港口及船舶等资源进行资产评估后,以资产入股,各方均为联营公司的股东,根据股比享受收益分成和承担责任,使琼粤两省的港口航运企业利益血肉相连,形成一个共同体。
3.琼粤两省港口航运联营公司集港口、船舶、调度等资源权力于一体,实现经营、管理、收益三统一。经营统一:统一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价格,统一承揽车源,统一车船调度;管理统一:实行市场运行管理、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三个方面的管理统一;收益共享(统一):实现行业经营收益共享,经营风险共担。
通过整合,一方面可有效配置资源,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效益和服务质量,做大做强整个琼州海峡客滚市场,另一方面还能优化琼州海峡运力结构,淘汰落后船型,改善现今运力过剩现状,使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市场科学绿色发展。更重要是的,彻底解决了现有企业的矛盾纷争,保障了琼州海峡通畅,此外还形成了与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两大主体适度竞争的新格局,为旅客提供更为安全便捷舒适的运输服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