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社会长焦>
压岁钱应丢掉“面子”回归本质
压岁钱应丢掉“面子”回归本质
来源: 红网 作者:邓正耳 时间:2014-02-11 15:29
  每年春节,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寓意“压住邪祟”。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北京90名10到13岁孩子发现,孩子们今年平均收到4867元压岁钱,比去年上涨了5%。其中,收得最多的孩子,压岁钱有2万元,收得最少的为0元。(2月10日《新京报》)
  
  派发压岁钱的习俗始于魏晋,盛于唐,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希望晚辈平安幸福,远离灾难。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早期来说,压岁钱并不是给真钱,而只是给像钱一样的象征性的东西,希望起到震慑性的作用。当我们给一个孩子压岁钱的时候,本意是把“祟”给压下去,其实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但后来,人们逐渐把压岁钱实用性的意义给强化了,因此就变成了给真正的货币。
  
  压岁钱,本是寄托着长辈美好寓意的新年祝福,但如今,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压岁钱却因为亲友的相互攀比而变了味,成了衡量长辈关心晚辈的尺子、支撑脸面的幌子。压岁钱似乎成了收入的一个显性标志,成了人们显示派头大有钱的道具。亲戚们也会比比谁给孩子的压岁钱多,谁多就在亲戚面前面子大,出手大方,获得的是众亲戚的羡慕和好评。对于儿童来说,每次串亲戚,拿回厚厚一沓钞票,但不能随意花,最后大部分还是得上交给自己的父母。与其说这是压岁钱,不如说这是大人们之间的一场面子游戏,而且可以说是全国大部分人民都参与进去。红包里有新年的祝福,更有深深的无奈。随着红包越来越厚,压岁钱已成了不少家庭的负担。压岁钱更多的应该是祝福,而不应该是用来竞相博取面子的方式,祝福的本质理应尽快回归。
  
  现在给压岁钱越来越变味,钱也越给越多,实际上是有了面子伤了里子。其实给压岁钱只是一种形式,有个心意就行,不要人为增加自己的负担。对孩子们来说,压岁钱就是过年的一个“彩头”罢了。压岁钱是一种关爱的象征,寓意着一种美好的祝福。钱多钱少不是问题的关键,要是让压岁钱变成了家庭的负担,那这个传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我们应该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否则,压岁钱给大家带来的除了面子上的比拼和心理上的压力,更是助长了奢侈攀比之风。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