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二十八是澄迈县大美村“公期”祭祖的日子。27日,大美村人从各地赶回故乡,同聚在“大美王氏宗祠”,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意,祈求新的一年健康平安。
“公期”是海南一年一度的祭祀神灵、祖先、英雄历史人物的文化活动。由于风俗不同,海南各乡镇乃至临近村庄所祭拜的神明都有差别,如妈祖天后娘娘、儒师孔丘、清官海瑞等等,较有名望的是巾帼将领冼太夫人。这种祭祀活动与海南岛的移民文化和与自然抗争的历史有一定的渊源。
澄迈县大美村400余户村民几乎全部姓王,这里的“公期”以祭拜南宋渡琼的祖先王恂为主,每年村子里都会挑选十名左右新婚新育的男丁,负责提供当年祭祀所需的猪肉、香烛等贡品。同时在祖宗牌位前通过求签选出一人带头负责全局事务。
一大早,村子里各家各户都忙活起来,男丁们早已将猪肉和羊肉备好,并带上香烟和鞭炮到宗祠门口燃放。女眷们从自家喂养的鸡鸭里各挑出一只,在庭院里宰杀、清理,预备中午的饭菜。
94岁的王保深上了年纪,头脑有些不清楚,但依然是祭祀活动上不可缺少的尊者。儿子王和充把老人裤脚的泥土擦洗干净,用扁担挑起放着酒、米饭、米粉和猪腿的竹筐,搀扶老人前往宗祠。
举行祭祀的王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康熙年间扩展为三进“四合院”式布局,由外庭、照壁、角门、前庭、中庭、后庭、厢房和围墙组成,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整个上午,男女老少上千人在宗祠中穿行来往,寒暄祝福,好不热闹。
祭祖仪式上,祭台上摆放着神像、高香、鲜花和米饭。读书有成就的人和已婚育有儿女的男丁统一穿着蓝色的长袍立于中庭,新婚新育的十二位男丁着正装位列其中。随着司仪口令,三十余位男丁代表王氏子孙对祖先行三叩九拜之礼,整个叩拜过程从上午十点半延续到十二点半。
锣鼓班的师傅一刻不停地演奏着高亢激扬的音乐。王光山师傅指着一件件乐器向记者介绍:封板鼓、中鼓、钹、锣、唢呐……王光山说,自己主吹唢呐,别的乐器都懂一点,《庆丰收》、《闹军坡》等曲目样样精通。
从澄迈县城回来参加祭祖的王芳说:“我们王氏子孙重老人、重读书人,老人、读书人和婚育的人会获得象征肯定和嘉奖的猪肉。每年这一天所有的人都会回来祭祖。”
王芳的妻子王春容说,她儿子的两位长春的大学同学也随他们一起来了,“他们虽不是本地人,但是对我们这种传统的祭祖活动很好奇。经历集体活动对年轻人很有意义,我们欢迎外来的客人参加。”
祭祀完毕,按照“尊老、扶孤、重教”的规例,把祭祀的猪肉分到各家各户,称为“分胙”。
按照宗族的惯例,有顶戴(功名)者肉一份;老人60岁以上的尊为下老,加肉一份;70岁为中老,加肉两份;80岁为上老,加肉三份;90岁为上上老,得一副猪头猪脚;100岁为太上老,得全猪一头,寡妇肉一份,余以颁赐诸子孙。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