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海协会会长陈德铭(左)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右)在会谈开始前握手。
2月27日,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十次领导人会谈,并签署《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协议》与《海峡两岸地震监测合作协议》,构建起两岸防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等工作交流合作机制。此次两岸两会领导人的会面,进一步强化了两会在两岸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的机制化功能,也凸显出两会对持续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不可替代性。
首先,两会协商是两岸积累互信的坚实平台。两岸两会自2008年6月恢复制度性协商以来,加上此次已举行10次会谈,签署21项协议,成果斐然。关键在于,两会协商是建立在两岸双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一共同基础上,可以说,5年多来每一次会谈的举行、每一项协议的商签,根本上都是两岸增加互利、增强互信的过程。正是在两岸协商这个平台上,双方针对两岸交流合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秉持诚意、求同化异、共建方案,持续累积互信,为两岸关系稳步向前提供了重要的机制性助力。
其次,两会协商是两岸协调事务的重要管道。通过两会协商这个管道,两岸各项协议逐步由经济向司法、社会以及民生领域拓展,范围越来越广泛,议题越来越务实,为两岸民众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福祉和利益,在深受两岸同胞认同赞许的同时,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开创了两岸关系65年来的最佳时期。正鉴于此,随着两岸关系发展在高水平基础上逐步进入深水区,新题、难题或将层出不穷,有些可能还会很棘手,届时在这些方面轻车熟路、日臻完善的两会协商机制,势必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者,两会协商是两岸共商共进的成功“范例”。两会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原则,其中第八次“陈江会”求同化异最终签署延宕多时的投保协议,更是成为两岸双方互谅互让、包容双赢的经典案例。今天,两会协商已积累出善意沟通、以诚相待、循序渐进、以人为本等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尤其在增进互信、减少误判方面具有一些独到的经验,这些无疑都将为两岸进一步开展各领域交流对话提供重要的基础和借鉴。
近来,从“张王会”、二次“习连会”到两岸两会,两岸交流的频繁热络与早春二月的春暖花开相得益彰,很是应景。春天是播种希望、放飞梦想的季节,对于备受两岸各界广泛关注与热议的“习马会”的会面,我们也值得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只要是造福两岸同胞、造福中华民族的事情,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正如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所说:“对于两岸领导人的会面我们一直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双方像一家人一样经常走动,共话民族情感,共商两岸关系大计,有利于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营造更好的气氛,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而造福两岸同胞、造福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