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行业整顿和大力发展,近年来,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迅速增长,而信托品牌也渐渐树立。但借势钻空子也随之而来,各种资产管理计划、有限合伙都打着信托的旗号招摇撞骗。不仅如此,深圳前海还出现多家“伪信托”公司,让不明真假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北京大学国际投资管理协会名誉会长、著名信托专家王连洲表示,这是借信托之名,实际上就是在诈骗,对此要加强监管。
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加强监管,可能会毁了信托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度,会毁了整个信托业。
借“信托”之名行“诈骗”之实
“深圳这边出了一桩7亿元的金融诈骗案,涉及中瑞隆信托等7家公司,幕后老板郑旭东现在已经跑路,执行总裁李标武现在在牢里。”这是近期信托圈里在讨论的一个焦点。
上述涉及的中瑞隆信托全称为深圳市中瑞隆信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实际上是在深圳前海注册的一家“伪信托”公司。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称,经查,深圳市中瑞华银信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以下单位未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名称或经营范围中使用了“信托”字样,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条、第十九条,《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七条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九条的规定。现责令各所列名单企业在2014年3月7日前到深圳银监局办理《金融许可证》或者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名称、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逾期不改正的,将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其所附名单显示,共有33家名称中带有“信托”字样的公司被通报,其中就包括中瑞隆,此外还有深圳雪野信托有限公司、深圳市美林信托有限公司、深圳市摩根信托有限公司等。
而以上名单中的33家都没有获得金融许可证,而仅仅是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注册。
从2013年3月1日起,深圳实施商事登记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前置审批变为后置监管,因而像信托这样需要牌照的行业也可以先期登记注册。
这样的规定让一些企业和个人钻了空子,打着信托的旗号招摇撞骗。
以“信托”字样登记急需严格
实际上,深圳前海进一步放宽市场的准入限制,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但是作为信托行业来说,有一定特殊性,信托是因信任而托付,是依靠投资人信任存在、发展的财富管理金融机构。信任一旦破坏,整个行业也随之衰退。
这样的前置审批变为后置监管被不法分子钻空子,最终演变成借信托之名进行金融诈骗,它们在注册后并不去申领牌照,而是直接开展业务。
截止到目前,中国只有68家信托公司。近年来,银监会对于颁发新的信托牌照一直控制比较严格。主要通过清理债权、债务和引进外部战略股东等方式加快信托公司重组。
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明确表示,短期内不会发放新牌照。
监管层如此谨慎有历史根源。中国信托业,一直被称为是金融“坏孩子”。虽然仅仅诞生了三十多年,却已经历了六次清理整顿,这是任何一个金融行业都不曾拥有的经历。经历了六次“革命”的信托业,从高峰时期的1000多家,缩减到最近的68家。
一位信托业内人士表示,没有获得金融许可证的公司,且不说业务的合法性,在产品质量上就值得警惕,一方面,其项目管理上的能力是值得怀疑的,其项目风险也会很高;二是其并不具备行业惯例——“刚性兑付”的责任意识和资本实力。
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层都如此谨慎的环境下,即使是在前海等自贸区内,对于“信托”字样的注册也应该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否则会毁了如今来之不易的局面。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