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如果不公开、不透明,一些部门自肥的“权力自留地”就不会消失。简政放权,公布“权力清单”,也不能奢望“权力自留地”自行消失。
两会开幕以来,很多代表委员围绕行政体制改革和以法治国热烈讨论,他们认为“晒权”之后还得跟进监督步伐,拿出配套“问责清单”为监督权力“撑腰”。
公开“权力清单”,就是要明晰权力运行的规则和边界。今年2月,国务院已经主动“开晒”权力清单,向公众交底一千多项审批事项;全国两会期间,不少地方表示,北京的行政审批、预算审批、资金审批等等,都要公开向群众“晒图”。可以想见,未来各地公开“晒权”会成为一种常态。
有划定权力边界、公开“权力清单”的自觉,更要靠“硬杠杠”落实,才能保障监督。公开“晒权”推开后,还应以法律形式明确对权力越界的监督机制,制度条文与外部监管、社会监督多管齐下,让任何行政行为面对质疑都讲得出理由、经得起推敲、给得出合理解释,权力有序运行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形成。
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赋予。坚持清除“权力自留地”,人们乐见“权力清单”从“纸面清单”变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正实惠。
相关链接
北京将“晒”市级部门“权力清单”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