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3月14日晚间宣布,自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原先的1%扩大至2%,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幅将增加一倍。
央行此番动作,是我国在2005年实行汇改以后第三次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2005年汇改以后,人民币走上了升值通道,为了改变这种趋势,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日浮动幅度由0.3%扩大至0.5%。但是,由于修改的幅度过小,它对改变人民币升值趋势并没有起什么作用,因此,2012年4月16日,央行再将这一幅度从0.5%扩大至1%。从这一次修改以后至今的两年时间里,尽管人民币汇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升值趋势,但在这个区间内的波动已经明显加剧。因此,目前央行将这一浮动幅度再度扩大到2%,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向无疑将发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此次扩大波幅之前,人民币已经在几个月内一改先前的升值惯性,出现了引人注目的贬值走势。对于人民币汇率今年以来出现的这种转变,舆论普遍认为是央行为逼退境外热钱而采取了干预措施。长期的升值走势使人民币产生了一个投资洼地,最近几年来,境外游资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进入我国炒作人民币,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干扰。央行通过干预让这些国际游资铩羽而归,也在情理之中。但央行对此进行了澄清,表示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市场行为,不必过分解读。央行的这种说法从总体上说也是站得住脚的,汇改将近9年来,人民币长期处于升值通道,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如果央行要出手干预,早就应该动手,用不着等到今天。
但这并不等于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只能束手旁观。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没有完全的市场化,仍然处于官方框定的一个范围内。而从1%扩大至2%,体现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所遵循的原则,即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就像央行发言人所说,它充分考虑了经济主体的适应能力,调整幅度也在各类市场主体可承受的范围内。其实,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央行高层的表态已经向外界释放了这种调整信号,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的明确要求,因此,对于央行此次动作,市场是有预期的,而在此之前出现的人民币贬值,更反映了市场对此的高度敏感。
相比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无论是浮动幅度还是实际波动都是比较小的,处于可控范围。即使将浮动区间扩大到2%以后,央行对人民币兑美元每日交易区间的限制仍然超过其他外币币种。目前,央行允许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和港元可在当日中间价的3%上下浮动,而人民币对卢布和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浮动区间则大到5%。央行对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波动之所以有较严格限制,其出发点还是在于美元作为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和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主要货币,政策面上不希望它的大幅波动对国内经济产生过度的影响。
但不管怎么说,此次央行主动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浮动区间,这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机制,并最终实现人民币汇率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的目标,让汇率价格本身可以起到调节外汇市场供求的作用。此次扩大波幅后,央行可能要经过一段观察期,在此期间内,央行不会像以往那样连续进行外汇市场干预,因此人民币汇率走势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将不会出现单边上升或下跌的行情,而是更多地表现为双向波动,它对我国企业的出口贸易也会产生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