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立名目开发票,公款吃喝停不下来
来源: 红网 作者:凉夏 时间:2014-03-27 17:08
近日,有举报人反映,山东无棣县交通运输局7个多月时间里,在举报人处公款吃喝接待超过15万元,为了能冲账报销,该局要求将发票开成绿化工程款、宣传费、办公用品、办公耗材等项目。(3月26日新华网)
“这是无棣县交通局在我的酒店吃饭的消费清单。”举报人于凤琴拿出的一摞材料显示,从酒店2012年12月2日开业到去年7月12日,交通局公款吃喝15.3万元。于凤琴说:“这15.3万元,已经全部结账了,其中4.3万元直接给的我支票,11万直接打给了无棣县人社局。”众所周知,公款吃喝几乎成了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禁忌,党员干部只要和“公款吃喝”沾上半点关系就难以逃脱被免职的噩梦。
在过去,公款吃喝、豪华宴请基本上可以说成政府中“公开的秘密”,日常的公务接待、领导的接风洗尘、单位的节日聚会……基本都可以看见公款吃喝的影子。毋庸置疑,公款吃喝既助长了党员干部队伍中腐败奢靡的不正之风,更严重损害了政府及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形象及公信力,甚至可能危及到党的执政之基、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公款吃喝成了十八大后反腐倡廉建设着重严打禁止的“顽疾”之一。
俗话说得好,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公款吃喝虽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后被划入了反腐的重点“雷区”,但一些管不住嘴的党员干部怎可能就此善罢甘休,正如举报人所言,一些单位为了能冲账报销,将公款吃喝的发票开成各种非餐饮名目的发票,如绿化工程款、办公用品、办公耗材、宣传费、培训费、机电设备维修费、安装费……通过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办法,既能保证公款吃喝的机会,又能掩人耳目,可谓是“一箭双雕”。试问,一些单位巧立名目开发票,公款吃喝怎能停下来?
虽说该交通局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15.3万元餐费“包括交通局下属企业和个人的就餐,局里只有几万元,而一顿饭吃5612元是正常的公务接待,当时有四五十人,此事县里有关部门调查过,认定属于公务接待”。但常言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5162元平摊到50人身上,每人也要花销112元,一顿饭一个人,需要吃掉如此多的钱吗?要说这背后真没有公款吃喝的“猫腻”是不可能的。相关的纪检部门必须调查到底,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对违反八项规定的相关党员干部也要从重严惩。
在笔者看来,不单单只有无棣县交通局在公款吃喝问题上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因此,要彻底让公款吃喝停下来,就必须将“巧立名目开公款吃喝发票”的“毒瘤”连根拔除。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员干部不敢再以各种形式打反腐倡廉建设的“擦边球”,更不敢越反腐“雷池”一步。
文/凉夏
“这是无棣县交通局在我的酒店吃饭的消费清单。”举报人于凤琴拿出的一摞材料显示,从酒店2012年12月2日开业到去年7月12日,交通局公款吃喝15.3万元。于凤琴说:“这15.3万元,已经全部结账了,其中4.3万元直接给的我支票,11万直接打给了无棣县人社局。”众所周知,公款吃喝几乎成了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禁忌,党员干部只要和“公款吃喝”沾上半点关系就难以逃脱被免职的噩梦。
在过去,公款吃喝、豪华宴请基本上可以说成政府中“公开的秘密”,日常的公务接待、领导的接风洗尘、单位的节日聚会……基本都可以看见公款吃喝的影子。毋庸置疑,公款吃喝既助长了党员干部队伍中腐败奢靡的不正之风,更严重损害了政府及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形象及公信力,甚至可能危及到党的执政之基、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公款吃喝成了十八大后反腐倡廉建设着重严打禁止的“顽疾”之一。
俗话说得好,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公款吃喝虽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后被划入了反腐的重点“雷区”,但一些管不住嘴的党员干部怎可能就此善罢甘休,正如举报人所言,一些单位为了能冲账报销,将公款吃喝的发票开成各种非餐饮名目的发票,如绿化工程款、办公用品、办公耗材、宣传费、培训费、机电设备维修费、安装费……通过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办法,既能保证公款吃喝的机会,又能掩人耳目,可谓是“一箭双雕”。试问,一些单位巧立名目开发票,公款吃喝怎能停下来?
虽说该交通局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15.3万元餐费“包括交通局下属企业和个人的就餐,局里只有几万元,而一顿饭吃5612元是正常的公务接待,当时有四五十人,此事县里有关部门调查过,认定属于公务接待”。但常言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5162元平摊到50人身上,每人也要花销112元,一顿饭一个人,需要吃掉如此多的钱吗?要说这背后真没有公款吃喝的“猫腻”是不可能的。相关的纪检部门必须调查到底,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对违反八项规定的相关党员干部也要从重严惩。
在笔者看来,不单单只有无棣县交通局在公款吃喝问题上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因此,要彻底让公款吃喝停下来,就必须将“巧立名目开公款吃喝发票”的“毒瘤”连根拔除。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员干部不敢再以各种形式打反腐倡廉建设的“擦边球”,更不敢越反腐“雷池”一步。
文/凉夏
(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