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没有一个人去探望郑玉明
她仍旧躺在东郊殡仪馆的第172号冷藏柜中,生命定格在60岁。冷柜长2.4米、宽0.5米,她在里面已经躺了3年。陪伴她的只有源源不断的冷气、漫长的黑暗和每天定时来巡查的工作人员,但是没有亲人的探望。
东郊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曾经多次联系死者的儿子,但对方一直不来办理火化,“中国人讲‘入土为安’,很希望老人某一天能在地下安息。”
儿子冯先生:都过这么久了,我都以为殡仪馆(把遗体)处理了。他说,母亲晚年经常流落街头,捡垃圾为生,他上一次看到母亲还是1999年。
女儿李女士:我几个月大就被抱走了,和生母毫无感情,同样不想管这件事。
遗体放了三年家属却不露面
说起郑玉明的名字,东郊殡仪馆的许多工作人员大多有印象。
“一名六十来岁的婆婆。”工作人员们至今仍记得,老人2011年2月溺于锦江,捞起时全身浮肿,面容难辨。3年多前寄存在冷柜中,编号“冷172”。最初前夫还来辨认过遗体,儿子也来过一次。但到后来,再没有一个人来探望。平时,只有值班人员从她身边经过,拉开抽屉,看看腐蚀程度有无变化,太厚的冰霜是否盖住了她的身体。
现在馆里能够说明“冷172”身份的,只有两份材料:一份是由书院街派出所出具的《尸体保存通知书》,另一份是张手写的小纸条,上面有其儿子冯先生的手机号。工作人员们回忆,冯先生最初还会接电话,后来干脆直接挂掉,完全是一副“撒手不管”的态度。因为没有家属授权,东郊殡仪馆无法处理遗体,只能一直冻在冷柜里。
没有火化因母亲低保费取不出来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家属迟迟不来火化遗体?前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死者的儿子冯先生。听说遗体仍在馆里,他显得有些吃惊,“都过这么久了,我都以为殡仪馆处理了。”按照他的解释,他当初没给母亲火化,是因为一笔低保费。
冯先生称,母亲去世后,他们查询到她的低保卡上还剩2350元。他去殡仪馆问过,办完所有火化可能要花1400多元。
“当时我一分钱都没有,就想靠这2000多元为母亲办后事。”冯先生称,去银行取钱时,对方要求他办理公证,就必须所有继承人到场,最终没办下来。
冯先生称,父母共生下5个儿女,两个夭折、两个很小就送人。父母在他10多岁时离婚,他判给父亲。母亲后来再婚,但生活并不幸福,晚年更是经常流落街头,捡垃圾为生,他上一次看到母亲还是1999年。
即使拿不到这笔低保费,能不能哪怕是借钱火化遗体,让母亲入土为安?冯先生说,他当年经济太困难了,根本拿不出钱来,“我们那阵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我爸睡大街,我就住朋友家,找谁借钱呢?”
一名曾在华兴街社区工作过的人员证实,当年是她为郑玉明办的低保,人去世后卡上还剩下2000多元。冯先生说,这笔钱最终没取出来,对他打击很大,他干脆也不管了,“也许拖久了遗体就火化了。”
冷冻费超5万殡仪馆考虑部分减免
既然得知母亲遗体还没火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冯先生说,他最近两个月可能会考虑去一下殡仪馆,“这辈子我妈过得太苦了。”
冯先生说,这几年来他一直辗转各地打工,干的都是门卫等没什么技术的活路,待遇低,基本上没什么积蓄。现在他在一个小区做保安,每个月有2000多元工资,父亲只有几百元低保,这点收入仅够两人开销。
前晚,他把成都商报记者带到自己的住处,光华大道一套廉租房内,房屋为套一,他住卧室,父亲睡客厅。对于前妻的后事,冯父态度鲜明,“我管不到。”冯先生的亲妹妹李女士说,她几个月大就被抱走了,和生母毫无感情,同样不想管这件事。
冯先生说,所有后事只能落在他一人身上,“最担心的还是欠了太多,我怕给不起。”
“遗体保存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据东郊殡仪馆介绍,一具遗体每天的冷冻费用就是50元,3年下来光是这笔费用就超过5万元。他们表示,其实冯先生不用太担心,郑玉明的户口是在锦江区,按照2010年该馆的政策,可以进行一些减免,至于其他费用,他们考虑打报告申请能否进一步减免,“不管怎么说,希望家属至少能露个面,给死者一个交代。”
他们,也孤独地变成了一个个编号
孤独躺在冷柜中的,不仅仅是郑玉明。
在东郊殡仪馆的集体冷藏柜中,还有69具常年无人认领的遗体,超期存放在馆里。保存最长的一具遗体,是2001年1月7日入馆,长达13年;位于北郊的成都市殡仪馆内,目前超期存放了52具遗体,最久的一具是2007年7月入馆。
成都市民政局2011年曾做过一次统计,全市所有殡仪馆超期存放遗体有200多具,“现在的数据只能是‘有增无减’。”
200多具遗体超期存放
最长的13年
“冷110”
17岁的少年,孤独躺了7年
“2007年,市内某商场发生一起命案,一个保安才17岁,很可惜死了。送来的时候,家属们要求不准火化。他们要求凶手和商场方赔偿,达到要求才火化,结果一直拖到现在。”东郊殡仪馆一名工作人员说,少年长什么样子,他都模糊了。他遗憾地说,整整7年,孩子送过来后,家属几乎就消失了,再也没见过他们的面,也不知道这件事最后谈妥没。
现在,就连家属们的电话也找不到了,少年成了一串编号:冷110。
“冷74”
工作人员都换了几拨
他还在殡仪馆里
至于那具存放最久的遗体,工作人员扳起指头说,2001年这具遗体入馆时,殡仪馆还在群众路,2004年跟着搬到琉璃场,2008年再搬到如今的大安桥,“工作人员都换了几拨了,他还在殡仪馆里。”
他躺在编号为“冷74”的冷柜中,但是13年来,他就像从没来过这世界一样,被人彻底遗忘在这里。他有没有亲人?他们为何不来看望他?……工作人员说,他们也不知道答案。
是什么,让他们变成了编号?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遗体超期存放?成都市殡仪馆、东郊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总结了多个原因。
在成都市殡仪馆,有多起是因为存在医疗纠纷。工作人员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婴儿在某医院死亡后,在该馆放了七八年,反复打官司后,终审仍然败诉,最终还是火化了。该馆的存放标准是54元/天,光冷冻费就是10多万元。
有的是家属之间,因为在分摊丧葬费用、财产继承等问题上产生冲突,不愿签字火化遗体。有的是死者和家人本身存在矛盾,他们死了后,家属根本不想和他们有任何瓜葛。
还有的是三无人员,比如医院送来无法查实身份的、猝死的流浪人员、江河水塘捞起的浮尸等,处理时根本找不到家属签字。
关注成都遗体超期存放问题
民政部、公安部曾派专家调研
目前,遗体超期存放对殡仪馆来说,会产生很大压力。东郊殡仪馆介绍,冷冻一天的费用是按50元收取,实际上成本远不止,要考虑到人工费、24小时不断的电费、设备折旧费等诸多问题,一天至少要花100元。
另一个问题是,殡仪馆冷藏柜有限,每年一到高峰期,冷柜就很紧张。成都市殡仪馆的集体冷藏柜只有119个,超期存放的几乎占了一半。有一年到冬天高峰期,多出七八具遗体,最后只好放到单殓房的冰柜内,待火化了再腾回去。
“遗体不像财产,财产有价、遗体无价,没有任何依据处理。”成都市殡葬协会副会长谢应生说,基本上这个行业都是通的,大家不敢随意处理,都很小心,能够火化的一般都有依据。
目前,要火化一具遗体,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针对非正常死亡遗体,要由公安机关出具火化证明,家属到服务总台办理火化手续,凭火化证明、死者身份证、经办人身份证,领到一张火化通知单,待上面死者基本信息全对上了,经办人就签字确认。而正常死亡的,则由医院、公安机关出具死亡证明,到总台办相应手续,“上述所有证明,缺一不可。”
如果擅自处理超期存放的遗体,殡仪馆可能面临法律、伦理等方面的责任。东郊殡仪馆曾遇到一个个案,一具男子死在青海,遗体存放该馆,3年后家属找来,光是冷藏费就是好几万,最后给了6000元火化。“当时就很感慨,万一家属找来了,尸体没了,肯定要扯皮。”对于后果,他们不敢设想。
成都市殡仪馆业务科负责人黄楠介绍,两个月前,民政部、公安部派出专家到该馆调研,就目前殡仪馆遗体超期存放的问题进行摸底。当时他填了一份调查问卷,就现状向专家做了反映,专家给予了高度重视。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一名人士分析,要让超期存放遗体“入土为安”,最好的办法是调整现有法律法规,增加应对条款,解决遗体超期存放问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