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提起红色娘子军,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人脑海里或许会响起这支刚劲有力的军歌,抑或浮现出一支扛着步枪,戴着红袖章的女战士队伍。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创>

探访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坚强的女性 不朽的人生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04-21 09:01

 
晚年的红色娘子军    陈延鹏 翻拍

        海口网4月21日消息(海口晚报记者 李晶晶)“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提起红色娘子军,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人脑海里或许会响起这支刚劲有力的军歌,抑或浮现出一支扛着步枪,戴着红袖章的女战士队伍。那部叫《红色娘子军》的黑白老电影,那台叫《红色娘子军》的芭蕾舞剧,看再多遍,也许人们可以领略到的大概也只有艺术加工后的美感,以及内心些许的激情澎湃。除此之外,鲜有人会认真去走进那段岁月,感受一群青年女性在饱受多重压迫之下,为了生存怒而奋起反抗的历史。

         1930年前后的海南琼海,没有绚丽的灯光和动人心魄的旋律,没有华美的服装和整齐的道具,有的是一年四季滚滚的热浪,破旧的村庄和凶险的密林,崎岖难行的山路,生冷猛烈的台风,藏在暗处的敌人,躲不开的枪林弹雨,以及笼罩着人们的无边无际的恐惧和孤寂,每一天都是对生命的煎熬。

        生活在83年后太平盛世的人们很难想象,当年一群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女为了生存,为了自由和平等,选择拿起粗陋的武器保家卫国。她们如此勇敢坚强,如此勤劳朴实,如此可敬可亲,晚年时期居住在政府修建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中,义务担任讲解员,积极乐观地向人们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给人们传递向上的精神力量。

        3月26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沿海南东线高速南行1个半小时车程,我们前往娘子军们曾战斗过的地方———琼海市,在烈日下、密林间,寻觅着这群伟大女性曾用生命烙印的痕迹。穿过琼海市区,来到位于高速路观塘入口旁,远远看见一座石铸大门巍峨耸立,红色字体书写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赫然入目。

        纪念园办公室助理何芸告诉我们,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是为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连”而建造的文化旅游区。1998年开始兴建,2000年5月1日建成开园。纪念园由和平广场、纪念广场、红色娘子军纪念馆、椰林寨、旅游服务区等五个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00亩。“红色娘子军”中的12位战士晚年曾先后在这里居住过。

        一个个英姿飒爽,器宇轩昂的女战士从泛黄的相册中走来,身后是弥漫着硝烟的战场,眼中是年迈的父母,怀抱待哺的婴儿……生命给予她们的,是太多的坎坷。时光飞逝,飞云变幻。年轻的面孔逐渐布满了皱纹,与画册中和蔼的老人重叠,尽管岁月用利剑在她们身体上刻下惨烈的印记,但爱却抚平了她们眼中的忧愁,掩不住天生的俏丽。我们看到一位位慈祥的老阿婆,年过百岁,军姿依然矫健;儿孙满堂,眼中溢满慈祥。

        这是老人们一生坚持的回报,这是生命最高的价值,即使她们已离开了这片终其一生挚爱的土地,但“红色”精神却代代延续。纪念园里,疏朗的椰子树随风摇曳,位于纪念园正中前沿的和平广场上,娘子军脚穿草鞋、肩背竹笠,手持军号,伴着和平鸽,脚踩铁锁链的巨型雕塑静静伫立,将红军女战士风尘仆仆的一代巾帼英雄的气概留在每一个凝望过的人心中。

        王运梅、潘先英、陈振梅、凌莲英、冯增敏、王先梅、朱祝梅、卢业香、王振花、许时蓉、陈宗琪、龚金英、符月雅……这些在80多年前曾令敌人闻之丧胆的名字,是一朵朵开在万泉河畔的美丽花朵,在这片属于她们的土地上,骄傲自由地绽放,余香犹在,永远浓墨重彩的盛开在历史的扉页中。

        “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史、奋斗史、传承史,就是一部恢宏的中国革命史的缩影。”研究红色娘子军历史十余年的琼海市阳江镇原文化站站长庞启江告诉记者,红色娘子军的编制虽说从1931年成立到1932年解散,存在了仅仅1年7个月,但这种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冲破桎梏,敢于奋斗、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值得所有的中华儿女去传承。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琼海市委市政府已经为潘先英和卢业香家里铺好了“红军路”,建好了新房子。接下来,将继续完善纪念园修缮、扩建工程。83年前那支“政治上特别坚定、军事上特别能战斗、刑场上特别坚强”的红色娘子军的传奇历史将在琼海这个琼崖革命的策源地代代流传。

        王运梅 背着婴儿行军的女战士

        “运梅阿婆是去年走的,她的屋子还保留着以前住着时的样子。”沿着园中石板小道步行了大约5分钟,何芸一边说着,一边推开位于竹林深处的一座平房式院落正中的木门。

        这个小院子被戏称为“南府”,据说是按比例仿照当年地主“南霸天”家的院子修建的,还设有水牢等迫害女战士的刑具。走进南府堂屋,一眼就看见墙上正中挂着王运梅的照片,下方是其头像雕塑。电影《红色娘子军》里背着婴孩行军的女战士,原型就是王运梅。

        行军途中产子丧子

        1910年6月29日,王运梅出生于乐会县(今琼海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6岁时,她嫁给同样走上革命道路的青年农民庞隆焜。

        生长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琼崖革命中心的王运梅在21岁时,在乐会县赤乡园村操场上,和99名妇女庄严宣誓,成为一名红军女战士。

        1932年秋马鞍岭阻击战后,怀孕的王运梅向母瑞山根据地挺进的一个夜晚,在战友们用山葵叶和芭蕉叶支撑成的临时产棚里,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孩子没能活到满月,就夭折在母亲的怀里。

        “我阿妈是个坚强的女人,唯有这件事让她一生难过。”王运梅的女儿、81岁的庞庆美说。

        年纪最大的新党员

        2010年3月,一位到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参观的游客问王运梅一年交多少党费。100岁高龄的王运梅愣住了,直到那天她才知道,自己原来还不是党员。

        在家人的帮助下,不识字、年满百岁的王运梅开始了解入党规定和程序。不久,由她口述,外孙女代笔的一份入党申请书交到了岭下村党支部,满满两页纸。

        “我革命了一辈子,却没有参加共产党,我很遗憾,没有入党,就像一个人没有家一样,我希望组织能认真考察我,接收我为党员……”王运梅的入党申请书感动了党支部的每一个人,也引起了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的重视。2012年6月,她被确定为入党发展对象。同年7月6日,时年102岁的王运梅再次站在党旗下宣誓,和80年前一样,她说:“我永远跟党走,直到生命的最后。”

        2013年9月14日凌晨,王运梅去世,享年103岁。过世那天,是她入党1年零72天。

        教导后代要做好人

        王运梅老人过世后,政府为了方便照顾其年迈的女儿庞庆美,将她接到了园子里居住。

        庞庆美说,母亲一生命运多舛,自父亲逃去南洋后,更是孑然一身,轻抹去眼角溢出的泪水,庞庆美微笑着说,“阿妈没读书,不会说什么话,但她经常教导我要做个好人,要多做善事,我也这么告诉我的儿女子孙,这么些年来,这是实实在在活着的道理。”

      新闻链接:

        陈振梅

        陈振梅1914年出生,其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革命烈士。

        老人一生养育两个女儿,女儿出嫁后,她一直孤身生活,但却性格开朗,照顾老人起居的赵一曼回忆说,老人爱笑,不管聊天时说什么,她总是笑眯眯的,让人忍不住和她亲近,她2010年7月去世时已96岁高龄。

        王振花

        娘子军一连战士,出生于1912年,家乡是革命村庄。听说要成立女子军,她翻山越岭跑去报名,结果等了5个昼夜,还是因不足1米5的个头被拒绝。能言善辩的她软磨硬泡,终于说服考官参了军。经过战火的洗礼,王振梅还成为女子军特务连二连二排排长。

        符月雅

        符月雅出生于1911年,参军前是琼崖特委设在文魁岭山下红军医院的公务员,受丈夫的影响,1932年夏第二连成立时,她参加了红军,成为二连三班战士。

        文革期间她因为战友打抱不平,被造反派抄家,迫使她带着女儿逃离家乡,到昌江石碌铁矿亲戚家避难。此后,符月雅的独生女被分配到石碌铁矿子弟学校当教师。从此,符月雅和女儿生活在一起。女儿退休后两人又在海口住了多年。直到2005年,老人才回到阳江老家过晚年。

        陈宗琪

        出生于1914年3月,小时候参加过儿童团,常和赤卫队呆在一起,深深痛恨封建压迫的宗琪,也立志参加红军打土豪。16岁那年,陈宗琪如愿参加了女子军,后来任女子军特务连二连二排二班班长,她的三个弟弟也先后参加革命。她本人参加过“沙帽岭战斗”、“拔除文市炮楼”等战斗,她养育一男四女,靠种植农作物和发展养殖增加收入,建起了楼房。

        许时蓉

        娘子军一连战士,出生于1912年,琼海市阳江镇文市村人。受革命家庭影响,1931年5月参加红军,当时她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时蓉阿婆经历红色娘子军所有战斗,尤其在“火烧国民党团猪”战斗中表现突出,被敌人抓住历经酷刑,却始终没有出卖组织。一生养育两个女儿,女儿嫁人后她靠政府供养。

        潘先英

        “奶奶在她的战友里是最小的,加入红色娘子军时,还不到16岁。”纪念园保卫处的黄青经是潘先英的孙子,他说,“奶奶当时还没1米5高,部队本不收,后来犟不过才把奶奶留下”。正是凭着这股倔劲儿,潘先英在这支仅存500天的特殊队伍里先后参加了红色娘子军的首场战斗沙帽岭伏击、惨烈的马鞍岭阻击战等。

        部队解散后,潘先英回家嫁人,先后育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奶奶是个热心肠,就算家里再穷,看到更穷的人,她都要帮一把。”黄青经说。

        在纪念园工作人员眼中,潘先英是个“可爱”的老人,晚年的潘先英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黄青经说,奶奶最喜欢子孙多读书,只要听说孩子们要买书,花再多钱她都舍得。

[来源:海口网-海口晚报] [作者:李晶晶] [编辑:周才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